一片骊山火,良由百媚生。
艰难祖宗业,累洽启昌明。
牝鸡鸣旭旦,禾黍满镐京。
祸生于所爱,损积于多盈。
致令千载后,殷鉴难为情。

【解析】

“读史”是题目,属于诗歌体裁。全诗共八句,内容上以议论为主,夹杂有叙事和抒情。结构上首联起兴,颔联议论,颈联叙事,尾联总结。

“一片骊山火”一句写骊山的大火,暗指唐王朝的覆灭。“骊山”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因山上常有火山活动而得名。唐僖宗在位时,宦官田令孜专权,骄奢淫逸,荒废政事,朝政腐败,加上连年天灾,民不聊生,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一片”二字用得非常传神,既写出了骊山火势的猛烈,又写出了当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良由百媚生”一句,承上启下,指出造成这场浩劫的原因是由于唐玄宗后期宠信杨国忠、高力士等奸佞小人的结果。“百媚生”三字,把杨国忠比作“妖媚”的西施,把高力士比作妩媚的郑袖,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些奸臣丑恶的性格。

颔联两句议论,指出唐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祖宗创业艰难,后代不能很好地继承前人的事业。“累洽启昌明”一句,承接前面所论,进一步强调了要继承先祖的业绩,才能开创国家兴盛的局面。这两句话是全诗的中心论点。作者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刻地揭露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表达了自己对唐王朝的不满和憎恶之情。

颈联两句叙述唐王朝灭亡后长安城的情况。“牝鸡鸣旭旦”比喻宦官当政。“禾黍满镐京”指长安城百姓流离失所。这两联紧承前面所论,从政治上说明了唐王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一是皇帝昏庸无能;二是宦官当政。“牝鸡鸣旭旦”,典出《易·履》:“初六,牝牛之凶。”孔颖达疏:“牝者,母也……为阴为柔而乘刚,其害甚大。”意思是说母鸡叫太阳升起,预示将要有凶险发生。这里借喻宦官当政,预示将有祸端出现。“禾黍满镐京”一句,则说明长安城里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

尾联两句总结全诗,并抒发感慨。“祸生于所爱”,承上启下,总结了前面所述导致唐王朝灭亡的原因——宦官当政。“损积于多盈”四字承上启下,总结了唐玄宗晚年奢侈享乐,导致国库空虚的教训。最后两句,诗人发出感慨:由于这一原因,致使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教训。

此诗语言精练,意蕴深厚,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深沉的历史感。全诗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前后照应,层层深入,一气呵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借古人古事来讽谏当今社会,讽刺那些贪恋富贵权势的人。诗人在这首咏史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兼叙事和抒情,结构上采用先叙后议的方式。首联点题,起兴;颔联议论,承上启下;颈联叙事,承前启后;尾联总结全诗主旨,深化议论。全诗层次井然,脉络清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