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不操缦,昨夜听鸣琴。无人为搏拊,渊渊石与金。
此物从海表,制巧雅足钦。枢纽发天籁,中含太古音。
清风徐徐来,哀湍泻长林。庭空喧涧壑,满座气萧森。
或如孤舟客,三峡暮猿吟。或如潇湘夜,一鹤唳秋阴。
或如石钟吼,空洞江海浔。或如临风树,清铿碎琅琳。
商声何凄婉,羽声挚而沉。使我意潇洒,宁嫌调差参。
吁嗟谁能此,此曲意良深。移情沧海上,妙境杳难寻。
何意广陵散,凄凄传至今。谁领无弦解,而我徒会心。
惜无膝上一片云,手摹意追坐披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听弹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听八音琴(整首诗)
- 解释: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聆听琴声的感受。
- 数年不操缦(第二句)
- 解释:几年没有弹奏琴弦了。缦,古代的一种丝织品。
- 昨夜听鸣琴(第四句)
- 解释:昨晚听到了琴声。
- 无人为搏拊(第六句)
- 解释:没有人为演奏而拍打琴键。搏拊,敲打琴键的动作。
- 渊渊石与金(第七句)
- 解释:石头与金属撞击的声音深沉。渊渊,形容声音深沉。
- 此物从海表(第八句)
- 解释:这种乐器是从海外传来的。海表,海外。
- 制巧雅足钦(第九句)
- 解释:它的制作精巧,让人感到钦佩。
- 枢纽发天籁(第十句)
- 解释:琴的机关部分能够发出天籁般的音乐。枢纽,琴的机关部分。
- 中含太古音(第十一句)
- 解释:其中蕴含着远古的音乐。
- 清风徐徐来(第十二句)
- 解释:清风缓缓吹来。
- 哀湍泻长林(第十三句)
- 解释:悲伤的河流冲刷着长长的树林。
- 庭空喧涧壑(第十四句)
- 解释:庭院空旷,山谷中的水流声喧哗。
- 满座气萧森(第十五句)
- 解释:座上的人被这景象所震撼,气氛显得萧瑟。
- 或如孤舟客(第十六句)
- 解释:有时像孤独的船客在三峡间吟唱。
- 或如潇湘夜(第十七句)
- 解释:有时像是在潇湘的夜晚,一只鹤在凄厉地鸣叫。
- 或如石钟吼(第十八句)
- 解释:有时像是那石钟寺大钟轰鸣的声音。
- 空洞江海浔(第十九句)
- 解释:声音宏大且深邃,好像穿越了整个江海。
- 或如临风树(第二十句)
- 解释:有时就像树木迎风摇曳的声音。
- 清铿碎琅琳(第二十一句)
- 解释:清脆响亮,如同宝石落地的声音。
- 商声何凄婉(第二十二句)
- 解释:商调的声音多么凄婉动人。
- 羽声挚而沉(第二十三句)
- 解释:羽调的声音真挚而深沉。
- 使我意潇洒(第二十四句)
- 解释:让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自在。
- 宁嫌调差参(第二十五句)
- 解释:我宁愿觉得音调有些不同寻常。
- 吁嗟谁能此(第二十六句)
- 解释:唉!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吁嗟,感叹。
- 此曲意良深(第二十七句)
- 解释:这首乐曲的意义深厚且深远。
- 移情沧海上(第二十八句)
- 解释: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无边的大海之上。
- 妙境杳难寻(第二十九句)
- 解释:如此美妙的境界难以寻觅。
- 何意广陵散,凄凄传至今(第三十句)
- 解释:没想到广陵散的曲子如此凄凉,至今仍然被人传唱。
- 谁领无弦解,而我徒会心(第三十一句)
- 解释:是谁领悟了这个没有弦乐伴奏的曲子,而我仅仅是通过想象去领会它的意思。
- 惜无膝上一片云,手摹意追坐披襟(最后两句)
- 解释:可惜没有一块可以放在膝盖上的云彩,我用手抚摸着琴谱,坐在衣襟下沉思。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从“无人为搏拊”到“此物从海表”,诗人通过对琴声的描述,表达了对音乐的敬畏和欣赏。特别是“商声何凄婉”和“羽声挚而沉”等句子,不仅描绘了琴声的美妙,更体现了诗人对音乐情感的投入和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维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