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有脚渡江来,庶汇丰昌入化裁。
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
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
【注释】
1.阳春有脚:指春天的来临。阳春,春天的意思,有脚指春天的到来,如同踏着脚步来到人间。
2.庶汇:众水汇流之意,泛指各种事物聚集。丰昌:丰盛、繁盛。入化裁:进入教化。
3.坐抚琴弦臻上理:坐下来弹奏琴曲,使道理达到最高境界。臻,到达;上理,高深道理。
4.持玉尺:拿着玉尺衡量。玉尺,用玉石制成的尺子,这里比喻公正无私。较(judge)群材:比较各种人才。群材,众多的人。
5.得时:时机到来。桃李:指代贤才。桃李满天下,后用为称誉别人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的典故。行喜:高兴。
6.失业萑蒲:无业可就,生活困难。萑、蒲:两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泛指野菜。泣罪哀:流泪忏悔自己的过错。
7.慈祥:和善、慈悲的样子。新万象:新的气象。
8.君山佳气郁城隈:君山,洞庭湖中的岛屿,山上多产香草。佳气,美好的气氛。城隈(wēi),山脚下的弯曲处,这里代指洞庭湖畔的君山。
【赏析】
《读李合江师扄试作即用原韵答赋二律》,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赏识和对人才的渴望。
全诗如下:
阳春有脚渡江来,庶汇丰昌入化裁。
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
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
这首诗以“阳春”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两句,表达了对贤才的赏识和对人才的渴望。他希望贤才们能够像春天一样,为社会带来生机和活力。
现实并非如此美好。诗人在“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两句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认为,只有在得时的时候,才能让贤才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而当失业的时候,则会感到痛苦和悔恨。这种对贤才的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风格。
最后一句“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诗人认为,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事物。他希望君山的美景能够为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成为他们心中的一片净土。
这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和对贤才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它既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