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气葱葱傍海生,营州今是汉西京。
龙归丰沛连朝饮,火照枌榆彻晓明。
旧事华封传道路,当时羽骑绕边城。
振衣直上高峰望,大漠烟销北斗横。
【注释】
1、陈说岩:人名。宫詹:官名,即翰林院学士。奉使:奉命出使。北镇:指北方边境的重镇。2、营州:地名,古称柳城,今辽宁朝阳市附近。西京:古都长安,这里代指京都。3、丰沛:丰县和沛县,今属江苏。汉西京:汉高祖刘邦的故乡。4、华封: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名,在昆仑山。5、羽骑:皇帝出行时的扈从部队。6、振衣:意指抖落尘世的烦恼。7、大漠:沙漠,这里泛指边塞之地。8、北斗横:北斗星横于天空。9、烟销:云消雾散。10、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天阳气最盛,为避邪求吉而设宴饮菊花酒。11、金风送宝节;指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阳”。12、玉露生凉气:指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阳”或“老人节”。13、登高:古代习俗,九月九日在高处饮酒赏菊,以祈长寿。14、茱萸:一种香草,传说可以驱邪,古人常插戴茱萸。15、佩茱萸:即佩戴茱萸囊。16、菊:菊花,这里泛指各种鲜花。17、簪菊:簪(zān):插花用的小簪子,这里指插戴鲜花。18、重阳宴:指农历九月九日的宴会。19、簪红叶:指簪插红叶,这里泛指佩戴各种花卉。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当时李商隐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充集贤殿学士,奉诏出使契丹,途经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此诗是李商隐为友人陈说岩写的送别诗。全诗四联皆写景。首联写自然景观,颔联写人文景观,颈联写人物活动,尾联写登临之志。
前两联都是先写自然景色,再点出所咏之物。首联写海风送来的阵阵清香,这香气直冲天穹,连远在汉祖故都长安的营州也笼罩在它的氤氲之中。次句写营州今昔的巨变:昔日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今已变成唐朝北部边防重地了。这两句把自然景物同历史沧桑紧密地联系起来,烘托出征者身经沧海桑田的感慨。后两联主要写人文景观。颔联写当地风俗:龙归丰沛(丰县和沛县,今属江苏)一带,人们连日举杯痛饮,直到曙光初现,万家灯火通明。这里的“丰沛”应指丰县和沛县一带,不是泛指丰沛地区。这句描写的是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情。尾联写陈说岩即将踏上征途,他准备登上高山,放眼望去,只见大漠茫茫,烟波无际,北斗七星横亘于天,恰似一个巨大无比的铁钩,将整个沙漠牢牢钩住。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无限忧虑。全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构思巧妙,意境雄浑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