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盘磴道入云中,秦塞严关此最雄。
捍水南来常带怒,武乡北度竟无功。
松根尚閟前朝雪,石洞时穿隔岭风。
叹息宋人轻弃险,赵兴原上韔交弓。
大散关
千盘磴道入云中,秦塞严关此最雄。
捍水南来常带怒,武乡北度竟无功。
松根尚閟前朝雪,石洞时穿隔岭风。
叹息宋人轻弃险,赵兴原上韔交弓。
译文:
大散关
千回百转的山路通向云雾之中,秦时的要塞最为雄伟壮丽。
捍水从南方奔流而来,常常带着愤怒的情绪,但终究无法越过武乡关而成功。
大散关的松树根还紧紧锁着前朝飘落的雪花,山间石洞时有风穿而过。
叹息宋朝的人太轻视这片险要之地,赵兴原上的人们依然在挂起交弓。
赏析:
《大散关》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大散关的壮丽景色以及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千盘磴道入云中,秦塞严关此最雄”,描绘了大散关的险峻地形。千盘的山路蜿蜒曲折,直达云端;秦时的要塞在此地最为壮丽壮观,展现出大散关的雄伟气势。
颔联“捍水南来常带怒,武乡北度竟无功”,进一步描绘了大散关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故事。捍水从南方奔腾而来,常常带着愤怒的情绪;但武乡关却无法阻挡它的前进,最终无功而返。这两句既展现了大散关的地势特点,也寓含了历史的沧桑感。
颈联“松根尚閟前朝雪,石洞时穿隔岭风”,则转向描写大散关周围的自然景观。松树的根部仍然紧闭着前朝飘落的雪花;山间的石洞时有风吹过,透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息。这两句既展现了大散关的自然环境,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尾联“叹息宋人轻弃险,赵兴原上韔交弓”,则是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回顾。宋朝的人过于轻率地放弃了这一险要之地,而赵兴原上的人们仍然坚守在这里,悬挂着交弓。这两句既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表达了对英勇人物的赞颂之情。
《大散关》这首诗通过对大散关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色、险要的地势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诗人还通过咏叹历史事件的方式,表达了对英勇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有力,意境深远而又含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