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浩浩挟风走,江上栏杆碍星斗。水耶云耶相与深,笔势已吞彭蠡口。
主人披图催进觞,指点景物呼滕王。吴头楚尾几灵境,收入轩槛青茫茫。
昌黎作记子安序,鸿文杰阁争矞皇。我闻滕王纨绔耳,辇麻作缗冷人齿。
椎剥脂髓穷豪华,彩壁雕甍照江渚。王郎序宴多矜夸,杜老哦诗亦诬美。
竟托土木垂千秋,姓名长伴洪州水。吁嗟乎!当世荣,身后名,古来何事非幸成。
矧今烽火逼梅岭,腥风远扑南昌城。谁能鼓楫访名胜,且上文台飞巨觥。
手斟一盏荐西伯,酒阑更听松涛声。
【注释】
1.滕王阁:位于今江西南昌市。
2.章江:指赣江,是赣江的别称,在今江西省境内。
3.挟风走:江水浩阔,仿佛挟着风势奔腾而去。
4.江上栏杆碍星斗:江水奔流,栏杆挡住了天上的繁星。
5.相与:相互映照。
6.彭蠡口:指鄱阳湖入长江口之处。
7.主人披图催进觞:主人拿着滕王阁的图纸,催促人们饮酒。
8.吴头楚尾几灵境:吴头楚尾,形容地域辽阔,风景优美。
9.子安:指唐代著名文人王勃,他为滕王阁作记,故称。
10.鸿文杰阁争矞皇:指滕王阁的壮丽,与王勃的鸿文相比,更加辉煌耀眼。
11.纨绔耳:指滕王阁中的豪华装饰。
12.辇麻作缗冷人齿:指那些穿着华丽服饰的人,对于滕王阁中的奢华不屑一顾。
13.椎剥脂髓穷豪华:指那些雕梁画栋的豪华建筑,将滕王阁装点得如此富丽堂皇。
14.彩壁雕甍照江渚:指滕王阁上的彩绘和雕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在江面上。
15.王郎序宴多矜夸:指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绘的宴会场景过于夸张。
16.杜老哦诗亦诬美:指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赞美滕王阁,但显得过于浮夸。
17.竟托土木垂千秋:指滕王阁最终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得以传世。
18.姓名长伴洪州水:指滕王阁的姓名与南昌的洪州水相伴随,流传千古。
19.矧今烽火逼梅岭:现在战火逼近梅岭地区,形势危急。
20.腥风远扑南昌城:指战争带来的硝烟味道已经弥漫到南昌城。
21.谁能鼓楫访名胜:有谁能够驾船游览这些名胜古迹?
22.且上文台飞巨觥:暂且登上文台,豪饮一番。
23.手斟一盏荐西伯:用手捧起一杯美酒献给文王(商代的开国君主)。
24.酒阑更听松涛声:酒喝到一半时,听着松涛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题滕王阁图”为线索,通过对滕王阁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同时,诗歌也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开头两句“章江浩浩挟风走,江上栏杆碍星斗”,描绘了滕王阁所在地的壮美景色。章江浩浩荡荡地挟带着风势奔腾而去,江上栏杆遮挡住了天上的繁星。这两句话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滕王阁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
接着两句“水耶云耶相与深,笔势已吞彭蠡口”,进一步描绘了滕王阁周边的自然景观。水与云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深邃的画卷,而滕王阁的笔势更是如同吞并了鄱阳湖入长江口的彭蠡湖一样壮观。这两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及其周围环境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两句“主人披图催进觞,指点景物呼滕王”,则转向对滕王阁主人的描述。主人手持图纸,催促人们进酒,并指点着周围的景物,似乎在呼唤滕王王勃的名字。这两句话既表现了滕王阁主人的热情好客,也体现了他对滕王阁及其周围环境的熟悉和自豪。
然后两句“吴头楚尾几灵境,收入轩槛青茫茫”,则是从宏观的角度描绘了整个南昌地区的风貌。吴头(即吴地)和楚尾(即楚地)分别指的是现在的江苏、浙江等地,而南昌地区则是一个充满灵秀之地。滕王阁作为南昌的象征,其名字被收入到了轩槛之中,使得整个地方都变得青葱一片。这两句话不仅描绘了南昌的美丽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喜爱。
接下来的两句“昌黎作记子安序,鸿文杰阁争矞皇”,则是提到了滕王阁的历史背景。唐代著名文人王勃为滕王阁作了一篇记文,而滕王阁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这里的“昌黎”、“子安”都是指王勃。而“鸿文”、“杰阁”则分别代表了王勃的才华和他主持修建的滕王阁的雄伟壮丽。这两句话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再次强调了滕王阁的文化地位和历史价值。
随后两句“我闻滕王纨绔耳,辇麻作缗冷人齿”,则是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所谓的“高雅人士”。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却对滕王阁这样的文化瑰宝不屑一顾。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虚伪的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接下来的两句“椎剥脂髓穷豪华,彩壁雕甍照江渚”,则描绘了滕王阁建筑的精美绝伦。它用尽了所有的华丽装饰,使得整个建筑显得光彩照人。这里的“椎剥”、“脂髓”都是夸张的说法,形容滕王阁建筑的华丽程度。而“彩壁雕甍”则是指滕王阁上的彩绘和雕饰,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在江面上。这两句话通过对滕王阁建筑的描绘,再次突出了它的壮丽和华贵。
最后两句“王郎序宴多矜夸,杜老哦诗亦诬美”,则是指出了杜甫等人对滕王阁的描述过于浮夸不实。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批评了当时的一些文人对滕王阁的描述不够真实,而是过于夸张和美化。这里的“王郎”、“杜老”分别指的是杜甫和王勃。而“哦诗”、“诬美”则是指他们在《秋兴八首》等作品中关于滕王阁的赞美之词。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文人过分追求形式美的批评。
最后两句“竟托土木垂千秋,姓名长伴洪州水”,则是总结全文。滕王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滕王阁的名字与南昌的洪州水相随相伴,流传千古。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滕王阁及其名字历史的肯定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滕王阁及其周围景观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通过对社会风气的讽刺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担忧。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