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
【注释】 1.滕王阁:位于今江西南昌市。 2.章江:指赣江,是赣江的别称,在今江西省境内。 3.挟风走:江水浩阔,仿佛挟着风势奔腾而去。 4.江上栏杆碍星斗:江水奔流,栏杆挡住了天上的繁星。 5.相与:相互映照。 6.彭蠡口:指鄱阳湖入长江口之处。 7.主人披图催进觞:主人拿着滕王阁的图纸,催促人们饮酒。 8.吴头楚尾几灵境:吴头楚尾,形容地域辽阔,风景优美。 9.子安:指唐代著名文人王勃
【注释】 耆老:年老的人。几人在:几个人在场。逡巡:犹徘徊,犹豫不前貌。战伐:战争、讨伐。不自识园田:不知自己种过菜园、田地。转徙来千里:辗转迁移了千里。儿孙:子孙,后代。九泉:指地下阴间。皇恩:皇帝的恩惠。渥:深厚。大赍:厚赏,赏赐丰厚。已:已经。三年:三年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所作,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述怀》。 1. 六经于人事,细大无不赅: - 诗句释义:通过六部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教育人们,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所涉及。 - 关键词注释:六经 - 古代儒家的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 2. 汉尚专经学,余绪成吏才: - 诗句释义:汉代学者们专注于研究这些经典,其成果也培养了成为官吏的人才。 - 关键词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句、词分析,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述怀”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个题目,诗人借写自己的处境和心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抱负。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政治黑暗、仕途失意的情况下,写下的一篇抒发愤懑之情的杂言诗。 【答案】 ①“法令纷纷如牛毛”:形容朝廷法令繁多,繁密得像牛身上的毛一样。②“故牍积充栋”
大散关 千盘磴道入云中,秦塞严关此最雄。 捍水南来常带怒,武乡北度竟无功。 松根尚閟前朝雪,石洞时穿隔岭风。 叹息宋人轻弃险,赵兴原上韔交弓。 译文: 大散关 千回百转的山路通向云雾之中,秦时的要塞最为雄伟壮丽。 捍水从南方奔流而来,常常带着愤怒的情绪,但终究无法越过武乡关而成功。 大散关的松树根还紧紧锁着前朝飘落的雪花,山间石洞时有风穿而过。 叹息宋朝的人太轻视这片险要之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主题:世情、赞誉、友谊。诗人通过对扬州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诗的前两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世态的看法。第三联则揭示了赞美贤才的弊端,指出了那些奉承谄媚的人只会带来祸害。接下来的两联则是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他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坦诚相待,而不是虚情假意。最后两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如下: 初抵延长 百里剩荆榛,荒城塞水滨。 饥乌还槁骨,怪兽诧生人。 驿路芜难辨,边氛煽太频。 嗟嗟卢与扁,无术起青磷。 注释: 1. 百里剩荆榛:意思是说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时,看到四周都是被破坏的田地和杂草丛生的荆树、榛树。 2. 荒城塞水滨:形容这个城市已经废弃,周围被水环绕,显得荒凉。 3. 饥乌还槁骨:意思是说饥饿的鸟儿还在寻找着枯死的尸体
【注释】 固谓穷边苦:固,本来,本来以为。固谓,即固以为。穷边苦,穷边苦寒,边境上苦寒。 闻言更惨凄:听到这些消息后更加悲怆凄切。 此官非令长,与尔课耕犁:你被任命为这个官位,不是地方长官,而是负责管理百姓耕作的官吏。 谁使牛羊径:是谁让牛羊走小路呢? 鞠为豺虎蹊:被豺狼虎豹践踏。 弓刀抛未得,节使尚征西:弓箭刀剑都没有了,节度使还是征讨西边的敌人去了。 【翻译】 原来以为边远之地生活艰苦
早发后河堤 禹迹知何处,空留鸟鼠名。乱山迎马首,残月堕鸡声。 客路盘云上,人烟隔涧生。谁家小儿女,酣睡失天明。 注释: 1. 禹迹知何处:禹的遗迹在哪里? 2. 空留鸟鼠名:只留下了鸟和鼠的名字,形容荒凉。 3. 乱山迎马首:杂乱的山峦迎面而来,如同马头一般。 4. 残月堕鸡声:残破的月亮落下,鸡鸣声四起。 5. 客路盘云上:旅途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盘旋上升。 6. 人烟隔涧生:人烟稀少
耆老几人在,逡巡诉马前。 各言轻战伐,不自识园田。 转徙来千里,儿孙半九泉。 皇恩非不渥,大赍已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