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纷牛毛,故牍积充栋。欲涉苦无涯,迷茫堕烟蒙。
譬如夜行岐,指导赖仆从。猾胥缘以张,放手恣操纵。
巍巍平章权,乃与滑涣共。岂无经世才,俯首听牵控。
申韩犹逡巡,《诗》《书》复安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句、词分析,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述怀”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个题目,诗人借写自己的处境和心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抱负。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政治黑暗、仕途失意的情况下,写下的一篇抒发愤懑之情的杂言诗。
【答案】
①“法令纷纷如牛毛”:形容朝廷法令繁多,繁密得像牛身上的毛一样。②“故牍积充栋”,意为官署内堆积着大量的文书奏章,比喻朝政腐败,官员们为争权夺利而相互倾轧。③“欲涉苦无涯,迷茫堕烟蒙”:意思是想通过考试却不知如何下手,茫然不知所措,最终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④“譬之夜行岐”:把官场比作夜间行走在岔路口。比喻官场复杂,难以辨别方向。⑤“指导赖仆从”:指在官场中,要想得到上司的庇护和推荐,就必须投靠有权势的人。⑥“猾胥缘以张”,意为那些狡猾的官吏利用权势大肆横行,欺压百姓。⑦“放手恣操纵”:指那些掌权者肆无忌惮地玩弄权术,任意摆布他人。⑧“巍巍平章权”,指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官,掌握大权,肆意妄为。⑨“乃与滑涣共”:那些手握重权的人,与那些贪赃枉法之徒沆瀣一气,狼狈为奸。⑩“岂无经世才,俯首听牵控”:难道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只能低头听从他人的摆布。⑪“申韩犹逡巡”,意思是像申不害、韩非这样有才干的大臣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委曲求全。⑫“《诗》《书》复安用”,意思是《诗经》、《尚书》这些典籍又有什么用处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失望之情。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河南福昌县令的时候。他目睹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丑恶行为,感到十分愤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述怀》。
诗的前四句,写自己身处乱世,面对黑暗的现实,感到前途渺茫,不知何去何从,只好寄情于读书,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从而摆脱困境。但事与愿违,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反而更加沮丧。这四句是说:朝廷的法令像牛毛一样多,我辛辛苦苦考进士却毫无结果。我日夜埋头读书却无法突破困境。我试图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却又不知从何做起。我试图结交权贵以求得提拔,却又无能为力。
接下来的六句,进一步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我投靠了有权有势的人希望得到他们的庇护,然而他们却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对我毫不关心。那些狡猾的官吏利用权势大肆横行,欺压百姓。那些手握重权的人,与那些贪赃枉法之徒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不仅不关心百姓疾苦,而且还肆意滥用权力,任意摆布他人。
诗的最后一八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深深的忧虑。我难道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吗?但我却只能低头听从他人的摆布。申不害、韩非这样的有才干的大臣也不得不退避三舍。难道《诗经》、《尚书》这些典籍还有任何用处吗?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黑暗官场的描绘和对无能官吏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