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山下赋离群,英布城前看落云。
岁暮他乡还作客,春来何处不思君。
天开婺女摇晴翠,水满康郎漾夕曛。
阳雁欲归愁未得,几回哀响梦中闻。

马迹怀南土

越王山下赋离群,英布城前看落云。

岁暮他乡还作客,春来何处不思君。

天开婺女摇晴翠,水满康郎漾夕曛。

阳雁欲归愁未得,几回哀响梦中闻。

注释:马迹(足迹)怀念着南方的土地。越王山:在浙江绍兴东南。越王勾践曾于此铸剑。赋离群: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英布城:在今安徽六安市。英布曾为汉初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封九江王。看落云:指日出时云气飘散的景象。岁暮:一年将尽之时。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阳雁:指大雁。阳:指太阳偏西的地方。愁未得:指未能回家的心情。几回:几次。哀响:悲鸣。

赏析:

“越王山下赋离群,英布城前看落云”,首联写诗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的情景。“越王山”是指会稽山上的越王墓,即越王勾践剑冢;“英布城”是指六朝时期梁武帝时所筑之城,在今安徽六安一带。“落云”是形容日出时的霞光映衬着天空中飘荡的云彩。

颔联“岁暮他乡还作客,春来何处不思君”写诗人漂泊异地,年复一年,始终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每到春天,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念念不忘他的故乡。

颈联“天开婺女摇晴翠,水满康郎漾夕曛”写景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中的婺女星像被风吹动一样轻轻摇摆着,晴空万里;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倒映着夕阳的余晖。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天上的婺女和水中的水郎比作了女子和男子,赋予了它们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尾联“阳雁欲归愁未得,几回哀响梦中闻”则是诗人对自己不能回家的无奈和悲伤的表达。“阳雁”指的是大雁,“哀响”是指大雁的叫声。诗人通过描绘大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几回哀响梦中闻”更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