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养士如养獒,发纵指嗾追烟䬞。
鱼肠刷土松纹膏,白羽朱肉啼哀猱。
石头城下跳重濠,黔西猛兽纷腾逃。
红勒盘雕蕃锦袍,团花渍血铁不挠。
凭轼大呼风怒号,竖发上指星生毛。
腰间淡淡流秋涛,马蹄四举空中高。
近不见人惟见刀,磨盾刮甲声嗷嘈。
冤霜一夜零蓬蒿,旗常日月无勋劳。
国士坐法缘连敖,符鸠哑哑悲云旄。
陆剸犀兕水断鳌,兜鍪貂蝉荣汝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描绘了将军的英勇形象。下面我将逐句解释并给出注释:
穆屯将歌(注释:穆屯,古代对勇猛战士的称呼。)
- “穆屯” 是古代对勇敢士兵的称呼。
将军养士如养獒(注释:獒,一种大型犬类,以其勇猛而著称。)
- “养士” 指的是培养和保护士兵,”獒” 是一种大型、凶猛的狗,这里用来形容将军对待士兵的态度和方式。
发纵指嗾追烟䬞(注释:发纵指,放开手脚指挥;烟䬞,烟雾缭绕的样子。)
- “发纵指” 是指放开手脚指挥;”烟䬞” 是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暗示战场的氛围。
鱼肠刷土松纹膏(注释:鱼肠,古代剑的一种名;刷土,擦拭武器;松纹膏,润滑剂。)
- “鱼肠” 是古代名剑,”刷土” 和 “松纹膏” 分别指的是擦拭和润滑武器的动作。这里的描述是为了突出将军在战场上的冷静和从容。
白羽朱肉啼哀猱(注释:白羽,白色的羽毛;朱肉,红色的皮肤;啼哀猱,哀鸣的猿猴。)
- “哀猱” 是指哀嚎的猿猴,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勇猛的士兵。
石头城下跳重濠(注释:石头城,古代的防御工事;重濠,深沟。)
- “石头城” 是古代的防御工事,”重濠” 是指深沟,这是为了防御敌军而设的。
黔西猛兽纷腾逃(注释:黔西,指的是贵州西部;猛兽,凶猛的动物;纷腾逃,四散逃跑。)
- “黔西” 指的是贵州西部,一个多山的地区,”猛兽” 指的是凶猛的动物,”纷腾逃” 表示这些动物四散逃跑。
红勒盘雕蕃锦袍(注释:红勒,红色的腰带;盘雕,雕刻的装饰;蕃锦袍,华丽的服装。)
- “盘雕” 是指雕刻的装饰,”蕃锦袍” 是指华丽的服装,这里形容将军的服饰非常精美。
团花渍血铁不挠(注释:团花,圆形的花纹;渍血,染血;铁不挠,坚不可摧。)
- “团花” 是指圆形的花纹,”渍血” 是指血迹,”铁不挠” 是指坚不可摧,这里形容将军不畏艰险的精神。
凭轼大呼风怒号(注释:凭轼,靠在车轼上;风怒号,风吹的声音像在怒吼。)
- “凭轼” 是指靠在车轼上,”风怒号” 是指风吹的声音像在怒吼,这里形容将军在战场上的威武形象。
竖发上指星生毛(注释:竖发上指,竖起头发指向天空;星生毛,星星闪烁着好像有毛发一样。)
- “竖发上指” 是指竖起头发指向天空,”星生毛” 是指星星闪烁着好像有毛发一样,这里形容将军的目光如炬,洞察秋毫。
腰间淡淡流秋涛(注释:腰间,腰部;秋涛,秋天的波浪。)
- “腰间” 是指腰部,”秋涛” 是指秋天的波浪,这里形容将军的气概如波涛汹涌。
马蹄四举空中高(注释:马蹄四举,马匹四蹄腾起;空中高,非常高。)
- “马蹄四举” 是指马匹四蹄腾起,”空中高” 是指非常高,这里形容将军的威猛如同飞龙在天。
近不见人惟见刀(注释:近不见人,近处看不到人;惟见刀,只看到刀。)
- “近不见人” 是指近处看不到人,”惟见刀” 是指只看到刀,这里形容战场上刀光闪闪,杀气腾腾。
磨盾刮甲声嗷嘈(注释:磨盾刮甲,磨刀擦盾的动作;声嗷嘈,声音嘈杂。)
- “磨盾刮甲” 是指磨刀擦盾的动作,”声嗷嘈” 是指声音嘈杂,这里形容战斗的激烈和混乱。
冤霜一夜零蓬蒿(注释:冤霜,霜雪;零蓬蒿,散落在蓬蒿上。)
- “冤霜” 是指霜雪,”零蓬蒿” 是指霜雪散落在蓬蒿上,这里形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旗常日月无勋劳(注释:旗常日月,旗帜飘扬,太阳月亮一样永恒;无勋劳,没有功劳。)
- “旗常日月” 是指旗帜飘扬,太阳月亮一样永恒,”无勋劳” 是指没有功劳,这里形容将军为国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国士坐法缘连敖(注释:国士,国家之士;坐法,因犯法而获罪;缘连敖,牵涉到权贵。)
- “国士” 是指国家的勇士,”坐法” 是指因犯法而获罪,”缘连敖” 是指牵涉到权贵,这里形容将军因为得罪朝廷权贵而遭受不幸。
符鸠哑哑悲云旄(注释:符鸠,传说中的神鸟;哑哑悲云旄,悲鸣哀怨地挥动着云朵。)
- “符鸠” 是指传说中的神鸟,”哑哑悲云旄” 是指悲鸣哀怨地挥动着云朵,这里形容将军的命运凄凉,令人同情。
陆剸犀兕水断鳌(注释:陆剸,用锋利的武器刺穿;犀兕,犀牛和麒麟;水断鳌,水中切断巨鳌。)
- “陆剸” 是指用锋利的武器刺穿,”犀兕” 是指犀牛和麒麟,”水断鳌” 是指水下切断巨鳌,这里形容将军勇猛无比,无人能敌。
兜鍪貂蝉荣汝曹(注释:兜鍪,头盔;貂蝉,貂尾装饰;荣汝曹,使你们感到荣耀。)
- “兜鍪” 是指头盔,”貂蝉” 是指貂尾装饰,”荣汝曹” 是指使你们感到荣耀,这里形容将军为国捐躯的英勇行为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