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注释】:
澶漫:形容水波浩渺。
江淮:泛指江南一带的河流和湖泊。
九黎:古代神话中说,上古时人类共分九族,即九黎,后来专指东方的黎民。
才格:才能。
苗民:这里指南方的少数民族。
腿髻:指发髻。
旧主人:原是中原人,后来在江南生活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与人物的七言绝句。首句“读史二十首”表明了诗人写作此诗的目的,就是通过阅读史书来了解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的过程。第二句“澶漫江淮万里春”,诗人描绘出一幅春天里江河湖泊浩渺无际,生机勃勃的画面。第三句“九黎才格又苗民”,诗人以“九黎”象征古代中原地区的黎民,而“苗民”则是指南方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这两句诗通过对不同地域人民的描述,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第四句“即今腿髻穷山里”,诗人将视线转向现实生活,指出现在的一些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和发髻样式。最后一句“此是江南旧主人”,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大一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