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常闭户,畏踏洛阳尘。
独鹤霜惊夜,群鸡雪乱晨。
飞腾应自失,哀怨竟谁陈。
去去骊驹在,梅溪已放春。

洛阳感兴

一编常闭户,畏踏洛阳尘。

独鹤霜惊夜,群鸡雪乱晨。

飞腾应自失,哀怨竟谁陈。

去去骊驹在,梅溪已放春。

【注释】:

  1. 一编:一本书籍或一卷书简的意思。
  2. 常闭户:经常闭门,不与外界往来。
  3. 洛阳尘:洛阳的尘埃,指代洛阳。
  4. 独鹤霜惊夜,群鸡雪乱晨:孤零零的一只鹤在夜间受到寒霜的惊吓,而其他的鸡却在早晨被大雪覆盖,打乱了早晨的节奏。
  5. 飞腾应自失:鸟儿在空中飞翔,失去了方向。
  6. 哀怨竞谁陈:悲哀和怨恨的情感无人倾诉。
  7. 去去:离开、离去的意思。
  8. 骊驹:即骊山之犊,古代传说中的神马。
  9. 梅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湘阴县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孤独、失落等情感的深深体会。首句“一编常闭户”,既表现出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和对知识的尊重,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淡泊;第二句“畏踏洛阳尘”,则透露出作者对红尘俗世的恐惧和厌恶,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第三句“独鹤霜惊夜,群鸡雪乱晨”则通过孤雁和鸡群两种动物的行为,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岁月的无情流逝,同时也暗喻着人生的苦短和无常;第四句“飞腾应自失,哀怨竟谁陈”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生命价值的追问,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最后两句“去去骊驹在,梅溪已放春”则通过骊山之犊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转。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