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至先将出峡闻,僧云到寺夜初分。
栖迟佛地缘何密,版筑山斋绩太勤。
坚坐愿听无尽雨,孤行似逐不归云。
盘陀只合吾侪据,牵率谁期竟及居。

【注释】

韬庵:即张岱,字宗子,浙江绍兴人。

再约游听水斋:在杭州西湖之畔听泉亭旁的听水斋。

六月十八日:六月十八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憩(qì):停留、休息。

半山亭:位于灵隐寺附近的一座亭。

书至:书信已到我这儿。

先出峡闻:首先听到消息说有人已经出了四川的峡谷。峡,指三峡,即瞿塘、滟滪、紫岩三个峡谷。

僧云:和尚告诉我。

到寺夜初分:到了庙里天刚亮就起床了。

栖迟:安顿。

佛地:佛门之地,佛教徒修行的地方。

缘何密:为什么这么安静。

版筑:用木板和土块修筑。筑,建造。

绩太勤:织得太辛苦了。

坚坐:坚持坐下。

无尽雨:无穷无尽的雨水。

孤行似逐不归云:独自行走像追逐那不肯回家的云彩。

盘陀:盘桓,徘徊不前的意思。只合:只能。吾侪:我们。据,占据。牵率:勉强。期,期待。

【赏析】

这首诗作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端午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张国维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苦闷。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诗歌开篇即写收到书信,得知友人即将出游的消息,心中不禁激动无比。紧接着,诗人以“书至先将出峡”一句,描绘了诗人接到书信后的喜悦心情。此时,诗人仿佛已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期待已久的喜悦与激动。

诗人转而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僧云到寺夜初分”,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出游的关切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仿佛只有夜晚的寺庙才是属于自己的归宿。

正当诗人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时,却突然被告知朋友已经离开,心中不禁感到失落与惆怅。于是,诗人转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栖迟佛地缘何密,版筑山斋绩太勤。”这句诗中,诗人用“栖迟”和“版筑”这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出了朋友勤奋修行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仿佛只有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才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与关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又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与忧虑,“坚坐愿听无尽雨,孤行似逐不归云。”这句诗中,诗人用“坚坐”和“孤行”这两个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希望在朋友离去之后,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等待他的归来。而当他独自行走的时候,却似乎在追逐那不肯回家的云彩一般,充满了迷茫与无奈。这两句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矛盾冲突。

诗人以“盘陀只合吾侪据,牵率谁期竟及居”两句收尾,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展望与期待。这里,“盘陀”和“牵率”这两个词组,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他希望能够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而至于能否实现这一理想,则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与奋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朋友出游、思念、生活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困扰。同时,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具诗意与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