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蜺千尺暮云屯,塞路人行驾短辕。
霜下桑干寒浪小,火烧碣石远山昏。
平林叶脱巢禽出,野寺烟深粥鼓喧。
闻道张华曾有宅,苇花漠漠吊荒村。

【注释】:

①虹蜺千尺暮云屯:虹蜺,彩虹。虹蜺千尺,形容天空中出现彩虹。暮云屯,天色昏暗。②塞路人行驾短辕:塞路,边塞之路。车马行于边塞,所以称为“塞路”。驾,驾驭。③霜下桑干寒浪小:霜降于桑干河,河水因寒冷而变得细小,形容天气寒冷。④火烧碣石远山昏:火烧碣石,指火山喷发。远山昏,指火山喷发时,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如同夜晚一样。⑤平林叶脱巢禽出:平林,平坦的树林。叶脱,树叶脱落。巢禽出,鸟儿从巢中飞出来。⑥野寺烟深粥鼓喧:野寺,指郊外的寺庙。粥鼓,僧人用木槌敲击木鱼报时的声音。⑦张华曾有宅:张华,东汉末年的官员,曾任冀州刺史。据说他曾在冀州(今河北)有宅院。⑧苇花漠漠吊荒村:苇花,芦苇花。漠漠,模糊不清的样子。吊,悼念。荒村,荒凉的村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景色的七言律诗。诗人描绘了芦沟桥上的景象以及附近地区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边疆和平安宁的渴望和祝愿。

第一联:“虹蜺千尺暮云屯,塞路人行驾短辕。”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虹蜺千尺是说天空中出现了壮丽的彩虹,它横跨天际,仿佛连接着天地之间。而暮云屯则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聚集了大量的乌云,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天空中的虹蜺和暮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为下文的描绘奠定了基础。

第二联:“霜下桑干寒浪小,火烧碣石远山昏。”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自然景观。霜降于桑干河,使得河水因寒冷而变得细小,呈现出一片苍凉之美。而火烧碣石则是说火山喷发时的壮观景象,火山灰被风吹散后,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如同夜晚一样。这两句诗通过对边塞地区的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苍凉之美和壮美之感。

第三联:“平林叶脱巢禽出,野寺烟深粥鼓喧。”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生活场景。平林是指那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它们被风吹得摇摇欲坠,树叶纷纷脱落,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巢禽出则是说鸟儿从巢中飞出来寻找食物。野寺则是指那些远离城市喧嚣的古老寺庙。这两句诗通过对边塞地区的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四联:“闻道张华曾有宅,苇花漠漠吊荒村。”这两句诗通过提及张华曾经在冀州有宅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如今边塞地区的荒凉与破败。而苇花漠漠则是说芦苇花盛开,但因为荒村的缘故,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和平安宁的渴望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地区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以及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边塞地区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