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谪仙人,不作谪仙诗。
我敬谪仙人,痛饱真吾师。
平生国士风,余事乃文辞。
堂堂汾阳公,中兴造唐基。
谁令翘关卒,祓释起囚累。
赫赫高将军,指使如僮儿。
荆州逆竖子,岂肯相因依?
观名计之实,皦皦固奚疑。
荐贤不受禨,反以罹谗讥。
至今读书处,古柏号风悲。
我来吊君才,亦不为遨嬉。
狂吟酒一杯,酹君君傥知。
【注释】
- 同人:指与作者一起的友人。白兆山桃花岩:在今河南省济源市,有李白诗《早发白帝城》等名篇。中途雨甚小憩山寺:中途因遇大雨而小憩于山寺中。被酒有怀太白:被酒意而有怀念李白之意。太白:指李白。2. 我爱谪仙人,不作谪仙诗:我喜爱李白这样的大才子,不写那种应景的“谪仙”诗。3. 吾师:我的老师。痛饱真吾师:指李白真能成为自己的老师,自己也能从他身上学到真知。4. 平生国士风,余事乃文辞:我的一生崇尚国士之风(指忠诚正直),其他的事情都是文章辞赋之类。5. 堂堂汾阳公,中兴造唐基:赫赫威名,为大唐的中兴之基。汾阳公:指唐玄宗李隆基,他曾经封李白为“翰林待诏”,是李白一生中最大的荣耀。6. 谁令翘关卒,祓释起囚累:“谁令我(李白)翘首企盼,等待机会,去解救那些囚犯呢?”翘关卒:翘首期待,盼望时机到来。7. 赫赫高将军,指使如僮儿:显赫威名的高将军,指挥起来如同对待小孩子一样。8. 荆州逆竖子,岂肯相因依?观名计之实:看名字和实际是否相符,意思是说李白不会依附于权贵。9. 荐贤不受禨(ji机):推荐贤才不被权贵所利用而受到诋毁。10. 反以罹谗讥(liè cī列赤):反而招致了谗言的讥讽。11. 至今读书处,古柏号风悲:如今这里还有读书的地方,古柏依然挺拔,但秋风萧瑟让人感到悲凉。12. 我来吊君才,亦不为遨嬉:我来吊唁你,不是为了游宴嬉戏。13. 狂吟酒一杯,酹(lèi垒)君君傥知:我狂饮一杯美酒,为你饯行,希望你能知道这是为了表示对你的敬意。酹(lèi垒):把酒浇在地上祭奠死者,这里是对死者表示哀悼。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时诗人在洛阳闲居,因避安史之乱而入嵩山隐居,与杜甫、王维等过从甚密。诗中抒发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开篇四句即点明主旨,表明自己对于李白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接着四句赞颂李白的人格精神,认为李白的豪放、耿直、忠贞,堪比历史上的大英雄,而李白本人也乐于接受这种精神,甘愿做自己的老师。
五、六两句进一步赞扬李白的才华,认为他的文学造诣已经达到了高峰,而其他方面则不是他关心的事,也就是文人的所谓“文辞”。
七至九句,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曾受李白的影响,现在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是还常常怀念李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愿趋炎附势、阿谀权贵的态度。
十至十二句,诗人回忆起与李白的交往,感叹李白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敬重之情。他认为李白虽然受到了排挤,但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十三至十五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李白的形象,认为他是大唐王朝的中兴之基石,也是自己的楷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的淡漠态度,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十六至十八句,诗人回顾了与李白的友谊和交往,表达了对于他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珍惜之情。
最后四句,诗人以酒会友,表达了对于李白的敬仰之情。他认为李白的才华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李白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