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客登车,残月见树头。窅如幽人窥涧户,怯如病女临妆楼。
悄如离心挂天角,五更风起吹欲落。含烟敛雾愁窗纱,又如空院将残花。
低徊孤影看不已,水驿山程忽千里。天长魂断不可招,帖帖寒光堕如水。

【注释】

残月:残缺不圆的月亮。

客:客人。登车:登上车子。

树头:树上。

幽人:隐居山林的人。

涧户:山涧的门。

病女:生病的女子。临妆楼:临着梳妆的楼台。

悄如:像……一样。

五更风起:指天刚亮时分。

窗纱:窗户上的纱窗。

将:助词,无实际意义,与下文的“又”字相呼应,表示一种递进关系。

空院:空荡荡的院子里。

将:助词,无实际意义,与下文的“又”字相呼应,表示一种递进关系。

堕:落下。

帖帖(tiē tiē):形容寒光闪烁的样子。

【译文】

鸡鸣之时客人登上车,残月映在树梢头。

那幽深的山间小门,仿佛一个隐士窥伺着。

那病弱之女,好像临着梳妆楼,怯生生地不敢露面。

那悄然无声的愁思,挂在了高高的屋角上。

五更时分寒风吹起,好像要吹落残月。

含烟敛雾的愁思缠绕着窗纱,好像要吹破这窗纱。

孤影徘徊不已,好像要凝视到天亮。

水边的驿站,山中的路程,忽远忽近。

长路迢迢,魂断他乡,不可招回。

寒光如水般坠落下来。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第一句写诗人清晨登车的情景。第二三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隐士和病女的形象,表现出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第四句写窗外的景色,用“悄如”、“怯如”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第五六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用“含烟敛雾”、“又将残花”,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用“天长魂断不可招”和“帖帖寒光堕如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