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中兴多将相,愿长沙耆旧,类起词林,记从徐郑以远,勋业独推公杰出;
瀛寰万国竞风潮,际薄海安危,遽摧砥柱,第论朱陈至好,仓皇痛哭我犹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挽张百熙联”,这是一副挽联,由上联和下联构成。上联写“荆楚中兴多将相”,即湖北一带的中兴之年出了很多将军;下联写“愿长沙耆旧,类起词林,记从徐郑以远,勋业独推公杰出”即希望长沙的老辈,像徐文长、郑板桥一样兴起诗词歌赋,记载着从徐文长(文长:徐渭的字)到郑板桥的这段历史,而他的功绩最为突出。

“瀛寰万国竞风潮”,意思是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争着掀起波澜。“际薄海安危,遽摧砥柱”,意思是说,在大海之上国家的安危,突然之间就被人摧毁了。“第论朱陈至好,仓皇痛哭我犹私”。意思是说,只论述朱陈二人之间的至情至意,自己却因仓皇失措地痛哭起来。

“荆楚中兴多将相”,“荆楚”、“中兴”、“将相”,这些关键词语都是本诗的关键词。

“荆楚”,指今湖北省一带,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荆楚之地,是楚国故地,也是古代楚国的都城。楚国在战国时曾为七雄之一,所以这里也借指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荆楚中兴”,指湖北一带的中兴时期,也就是指清朝初年。

“将相”,指军队和丞相,这里是泛称地方军事长官。这里指清代湖北的军事长官。

“愿长沙耆旧,类起词林”,意思是说,希望湖南的老人,能够象徐文长、郑板桥那样,兴起诗词歌赋。这里的“长沙耆旧”,指的是湖南的老者,耆旧,是指有德行或有成就的人。

“记从徐郑以远,勋业独推公杰出”,“徐郑以远”,指徐文长、郑玄之。徐文长,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作家,号青藤道士、南园先生等。郑玄之,明末清初诗人、画家。两人都是当时的著名文人。“勋业”,指功勋事业,“公杰出”,指你特别突出。

“瀛寰万国竞风潮”,意思是说,全世界的国家都在争着掀起波澜。“际”是“面对”的意思,“瀛寰”,即天下或四海之内,泛指全世界。“万国”,指各国。“竞”是“竞争”的意思,“风潮”即“波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争着掀起波澜。

“遽摧砥柱”,意思是说,突然之间就被人摧毁了。“砥柱”,即三门山,位于河南省孟津县与洛阳市之间。黄河在此穿流而过,形成一道天然的峡谷。“砥柱”一词出自《易经·系辞》“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意思是说,天地已经确定了各自的位置,山和泽也相通气息,雷霆风雨相激荡,水火不相容,各种卦互相错杂。“砥柱”作为地名用来形容三门山。“摧”,即摧毁。

“第论朱陈至好,仓皇痛哭我犹私”,意思是说,只是说朱陈两人的感情最好,我却因为仓皇失措地痛哭起来。“第论”,即不过分评论的意思。“朱陈”,指唐代白居易的好友元稹的表妹崔莺莺,又名崔六娘。唐宣宗大中年间,崔莺莺与元稹结婚后,两人感情很好,经常互诉衷肠。崔莺莺死后,元稹写下《遣悲怀三首》,其中第二首云:“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第论朱陈至好,仓皇痛哭我犹私”中的“朱陈”,即崔莺莺和元稹的合称,这里暗指南宋理学家朱熹和南宋学者陈亮的合称。朱熹、陈亮都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挽联,由上联和下联构成。上联写“荆楚中兴多将相”;下联写“愿长沙耆旧类起词林”,意思是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争着掀起波澜。“际薄海安危,遽摧砥柱”,意思是说,在大海之上国家的安危,突然之间就被人摧毁了。“第论朱陈至好,仓皇痛哭我犹私”。意思是说,只论述朱陈二人之间的至情至意,自己却因仓皇失措地痛哭起来。

“荆楚中兴多将相”,“荆楚”、“中兴”、“将相”,“荆楚”是指今天湖北一带,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荆楚之地是中国历史上楚国的故土,也是古代楚国的都城;楚国在战国时曾经是七个大国之一。因此这里也借指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荆楚中兴”,指湖北一带的中兴时期。这里指清朝初年的湖北地区。

“将相”,指军队和丞相,这里是泛称地方军事长官。这里指清代湖北的军事长官。

“愿长沙耆旧,类起词林”。意思是说,希望湖南的老人能够象徐文长、郑玄之那样,兴起诗词歌赋。这里的“长沙耆旧”指的是湖南的老者。“耆旧”,指有德行或有成就的人。

“记从徐郑以远,勋业独推公杰出”,意思是说,从徐文长、郑玄之的时代以来,你的功勋事业最出色。“徐郑以远”,指徐文长和郑玄之,他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勋业”指功勋事业或功业,“公杰出”指的是你非常出众。

“瀛寰万国竞风潮”,“瀛寰”是“四海之内”、“天下”的意思,“万国”指的是世界各国。“竞”是“竞争”的意思,“风潮”指波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世界的国家都在争相崛起。

“际薄海安危,遽摧砥柱”。“际”是“面对”的意思,“薄海”指大海或四海之内。“砥柱”是指三门山,位于河南省孟津县与洛阳市之间。黄河在这里穿流而过,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峡谷。“遽”是“突然”的意思,“摧”是“摧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面对大海的安危突然之间就被人摧毁了。

“第论朱陈至好,仓皇痛哭我犹私”。意思是说,只是在谈论朱陈二人感情最好而已,自己却因为仓皇失措地痛哭起来。“第论”是指不过分评论的意思,“朱陈”指的是唐代白居易好友元稹的表妹崔莺莺,又名崔六娘。唐宣宗大中年间,崔莺莺与元稹结婚后,两人感情很好,经常互诉衷肠。后来崔莺莺去世,元稹写下《遣悲怀三首》,其中第二首云:“昔日戏言身后事 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朱陈”。这里的“朱陈”就是崔莺莺和元稹的合称,这里暗指南宋理学家朱熹和南宋学者陈亮的合称。朱熹、陈亮都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

全诗通过描绘湖北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对友人的哀悼之情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