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在穷居,忧乐同天下。
小人志温饱,气量不可假。
乾坤含疮痍,安得常萧洒。
铅刀贵一割,何用轻注瓦。
婉娈入歧途,立身惭大雅。
寄言轩冕客,营营何为者。

夜坐书怀

昔贤在穷居,忧乐同天下。

小人志温饱,气量不可假。

乾坤含疮痍,安得常萧洒。

铅刀贵一割,何用轻注瓦。

婉娈入歧途,立身惭大雅。

寄言轩冕客,营营何为者。

【注释】

  1. 昔贤:指古代贤人。
  2. 穷居:贫穷的居所或生活状态。
  3. 忧乐同天下:忧虑和欢乐与天下一样。
  4. 小人志温饱:指小人物只追求个人温饱。
  5. 气量不可假:意气不可以假装。
  6. 乾坤:天地。
  7. 疮痍:创伤、创伤。
  8. 常萧洒:常常洒脱不羁。
  9. 铅刀:比喻才能低微的人。
  10. 何用轻注瓦:为什么要轻易地投掷(自己)于瓦片上。
  11. 婉娈:柔顺可爱。
  12. 立身:立身处世。
  13. 大雅:高尚的德行、风范。
  14. 何为者:为何要这样。

【赏析】
《夜坐书怀》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首句“昔贤在穷居,忧乐同天下。”描绘了古代贤人的境遇,他们在贫困中依然忧国忧民,其情感与天下人相同。诗人以此开篇,表达了对古代贤人品质的赞赏。

第二句“小人志温饱,气量不可假。”则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诗人指出,那些贪图温饱的小人们,气量狭隘,不值得同情。这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此的不满和批评。

第三句“乾坤含疮痍,安得常萧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社会的担忧。他看到天地之间充满了创伤和伤痕,这种环境让人难以保持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这里的“萧洒”一词,常用来形容超脱世俗、不受拘束的境界,而诗人在这里却将其贬义化,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

第四句“铅刀贵一割,何用轻注瓦。”则是一种反讽。诗人借用“铅刀”这一意象,暗示自己的才能低下,无法施展,只能被轻视地投入瓦片之中。这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懑。

第五至七句“婉娈入歧途,立身惭大雅。”“寄言轩冕客,营营何为者。”进一步展开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有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的欲望之中。

《夜坐书怀》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现状深刻反思的诗歌。通过对古代贤人与小人的对比、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