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兰台绝妙辞,燕然终欲树丰碑。
雄风为震葡萄塞,《小雅》应歌《杕杜》诗。
岂有天心归白帽,谁怜地角望朱旗。
凤林鱼海皆王土,莫遣苍生尽泪垂。

【解析】

此诗为作者罢职回京后所作。首句“令史兰台绝妙辞”,是说作者在兰台令史任上所写的文章,写得非常美妙。“燕然终欲树丰碑”,是指自己希望在北方的边疆树立自己的丰碑。颔联“雄风为震葡萄塞”,意思是说,自己的豪壮气概足以使边地为之震动,这一句是说自己希望在边疆树立自己的丰碑,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小雅》应歌《杕杜》诗”意思是说,自己的豪情壮志可以与《诗经》中的《小雅》《杕杜》等诗歌相媲美。颈联“岂有天心归白帽”,意思是说,难道上天的心意会像白色的帽子一样吗?“谁怜地角望朱旗”,意思是说,谁可怜我们这些在边远之地等待朝廷命令的人呢?尾联“凤林鱼海皆王土”,意思是说,无论是天上的凤凰树林还是海里的鱼儿都是帝王的领土,而百姓们却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强烈谴责,表达了诗人的满腔热血和报国无路之愤懑。

【答案】

①令史:汉代的属官名,负责文书工作。②兰台:汉时御史府所在地,此处借指皇帝身边近侍的官职。③“终欲树丰碑”:指希望自己在朝中树立一番功业。④“雄风”:雄健的精神或气魄。⑤《小雅》:古代的五经之一,《诗经》中的一首。⑥“《杕杜》”:古《诗经》中的一首诗。⑦“白帽”:古代的一种丧服。⑧“朱旗”:古代军队的大旗。⑨“苍生”: 百姓。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罢职后心情的激愤不平。诗的前四句以自豪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希望在北疆立下赫赫战功的愿望。诗人以雄壮的气势、豪迈的情感,表现了其不畏艰险,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本色。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以深沉的目光投向遥远的边疆。他希望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但现实却是令人失望的。因此,诗人发出了悲凉的感叹:岂有天心归白帽,谁怜地角望朱旗!这里,诗人将矛头指向了统治者,指出他们没有体恤民苦,没有关心国家安危的情怀,更没有体恤臣子的忠心,从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诗人虽然被贬,但他仍怀有报效国家的志向。诗的末二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愿望:“凤林鱼海皆王土,莫遣苍生尽泪垂。”在这里,诗人以凤凰林和鱼儿海来象征天下,表明自己要像凤凰林和鱼儿海一样,成为天下人心中的王士,而不是被遗弃在荒漠之中的孤魂野鬼。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苍生的关切之情,希望能够让他们不再为国事担忧,不再流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