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自海来,附罗峙为一。号离明之阳宫,为耀真之阴室。
与茅山而潜通,扪女牛于屹𡿖。洞穴徵宝衢,海灵纷云术。
十大洞天,此居其七。于焉逍遥,古多羽客。安得仙家绿玉杖,拄到峰巅壮游毕。
我所怀兮峰之东,巨人之武留仙踪。冲虚观外有丹灶,欲往从之云蒙蒙。
我所怀兮峰之西,延祥寺高七星迷。五百群真会华首,欲往从之道逶迤。
我所怀兮在山北,酥醪观亦葛仙宅。学道长期谢世缘,欲往从之炼金液。
我所怀兮在山南,长寿观望通天岩,铜龙喑虎守户侧,欲往从之结蒲庵。
我所怀兮山之顶,上界三峰峙若鼎。石楼聊憩云满身,来往铁桥仙接引。
三千余丈羾天关,八埏三岛一览收全景。稚川为我师,更遇黄野人。
乞得丹砂诀,洗伐全天真。毒龙可制害马空,自古圣贤道皆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把握作者的情感。然后分析每句话的意思,理解诗句的含义;最后分析诗句的表达技巧,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一)
怀罗浮:怀念罗浮山。罗浮山,即今博罗县境内的罗浮山。
浮山自海来,附罗峙为一。号离明之阳宫,为耀真之阴室。
浮山,即今广东英德市的罗浮山。离明,神话传说中的日神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珠玉之山,有兽焉曰离朱。”《淮南子.地形训》载:“离朱见秋豪百步之外,一日而九变。”离明、离朱都是太阳神的名字。阳宫指阳光照耀的宫殿,阴室指日光不照的地方。这里指罗浮山的东面和北面。
与茅山而潜通,扪女牛于屹𡿖。
“扪”同“扪”,用手摸。“女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母牛而角有尾,传说这种动物能预知风雨。“屹崯”是山势险峻的样子。“女牛”和“屹𡿖”都是罗浮山上的景点。
洞穴徵宝衢,海灵纷云术。
“徵宝衢”是通往各地的大道。海灵,泛指海上的神异之物。
十大洞天,此居其七。于焉逍遥,古多羽客。安得仙家绿玉杖,拄到峰巅壮游毕。
这几句意思是说,罗浮山有很多洞天福地,我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游玩,历史上也有很多仙人。如果能找到仙人的绿玉杖,我就可以在峰顶畅游一番。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我所怀兮峰之东,巨人之武留仙踪。冲虚观外有丹灶,欲往从之云蒙蒙。
我所怀念的是罗浮山东面的仙人遗迹,巨人留下的仙人足迹。冲虚观外有一个炼丹炉,我想要去那里修炼。
我所怀兮峰之西,延祥寺高七星迷。五百群真会华首,欲往从之道逶迤。
我所怀念的是罗浮山西边的延祥寺和华首寺。五百多位仙人在那里集会,我希望能够跟随他们学习修炼之道,道路曲折蜿蜒。
我所怀兮在山北,酥醪观亦葛仙宅。学道长期谢世缘,欲往从之炼金液。
我所怀念的是罗浮山的北部的酥醪观和葛仙观。我想要学习道家长生不老的秘诀,炼制金液作为养生之用。
我所怀兮在山南,长寿观望通天岩,铜龙喑虎守户侧,欲往从之结蒲庵。
我所怀念的是罗浮山南部的长寿庵和通天岩。铜龙和老虎守卫着洞口,我想要过去和他们结交,建立修行的住所。
我所怀兮山之顶,上界三峰峙若鼎。石楼聊憩云满身,来往铁桥仙接引。
我所怀念的是罗浮山的山顶。山上有三座山峰耸立如鼎足一般,石楼中休息时云雾环绕。往来穿梭在铁桥上迎接我的人,引导我走向仙境。
三千余丈羾天关,八埏三岛一览收全景。稚川为我师,更遇黄野人。
“稚川”是陶弘景的字号。《太平御览》卷八○五引晋王隐《晋书》:“陶隐居尝梦郭璞语之曰:‘吾昔在历阳佐陶公作别驾,陶公将死,吾令君以丹丸与之,言:勿令人知,但当饮服耳。’及觉,遂得狂疾,故名弘景也。”稚川是他的老师。黄野人是他遇到的一位仙人。他得到了丹砂诀,用来洗炼自己,去除身上的杂念。毒龙可以制服凶马,自古以来圣贤都遵循同样的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小赋,作者在游览了罗浮山后,抒发自己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开头四句是说,罗浮山是由大海而来,依附在罗浮山上的一座山。它号称日神的阳宫,也是月神的阴室。这里的“阳”、“阴”,是指日月的不同方位,用以形容这座山的崇高与神圣。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仙人遗迹、炼丹炉、仙人居所等,不禁感慨万分。他想要寻找仙家绿玉杖,在峰顶上尽情游览一番。
接下来四句,作者又回到了罗浮山的东面、西面、北面和南山。在罗浮山东边是巨人留下的仙人足迹,西边是延祥寺和华首寺,北面是酥醪观和葛仙观。作者想前往延祥寺、华首寺,学习仙人的修炼之道。在南山的北面,有一座长寿庵和通天岩。作者想去那里建修行的住所、结交仙人。
接着四句,作者又回到山顶。山上有三座山峰耸立如鼎足一般,石楼上云雾缭绕,往来穿梭的铁桥上有人正在接待他。
作者说:“三千余丈罱天关,八埏三岛一览收全景”。这是说,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三千多丈高的天门关以及八方的岛屿。“稚川为我师,更遇黄野人。”作者说,他的老师陶弘景曾经梦见郭璞告诉他说:“我曾到历阳辅佐陶公作别驾,陶公快要死了的时候,我让他服下丹丸,他说不要让人知道,只是让他喝下去罢了。”“稚川”是他的老师。黄野人是他遇到的一位仙人。他得到了丹砂诀,用来洗炼自己,去除身上的杂念。毒龙可以制服凶马,自古以来圣贤都遵循同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