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午登山去欲曛,昭亭路外看孤云。
遗民犹说蘖和尚,古庙莫寻梓府君。
罗汉记亡贞石泐,绣球花见异僧闻。
隐沦托迹知何是,唳鹤饥鼯几百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宣城任上,登高眺望时有感而作。全诗以“寻”为题,写诗人在游览名胜古迹之余,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开头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首联写诗人登山去游览昭亭故址,日已正午,山中一片昏暗,只有几缕残阳如血。颔联写昭亭路外有孤云。颈联写传说中蘖和尚和梓官君的事迹。末联写昭亭山上罗汉堂的石碑已经毁坏,异僧绣球花也不见了,不知隐沦托迹的人究竟在哪里?最后两句用“唳鹤饥鼯”来比喻自己,表达出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注释】
- 昭亭:地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西南。2. 卓午:指正午时分。3. 曛(xūn):日落时的光线,亦泛指黄昏。4. 看孤云:意谓望着天边飞过的白云。5. 遗民:指前唐灭亡以后留在南唐的百姓。6. 蘖和尚:指五代南唐僧人悟达。7. 梓府君:指南朝梁元帝萧绎之弟萧纲。8. 罗汉:佛教名词。9. 贞石:指石刻的功德碑。10. 绣球花:佛家语,喻佛法广大无边。11. 唳鹤:鹤叫;鹤鸣声。12. 饥鼯(wú):一种猛兽。13. 隐沦:隐藏踪迹。14. 托迹:寄身或托身。15. 知何是:不知道是什么。16. 唳鹤饥鼯几百群:意思是说数百只饥寒交迫的鹤和老鼠在山林间哀鸣觅食。
【译文】
正午登山去游览昭亭故地
日头正高,山中一片黑暗,只有那几缕斜斜的夕阳如血。
传说中唐代僧人悟达曾经住在这里,如今还有人提起他的名字
寺庙里保存的石碑记载着唐朝开国功臣萧规的故事,可惜石碑早已被风雨冲刷得模糊了
异僧绣球花不见了,也不知道那些隐居遁世的人到底在哪里
我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在山林间寻找食物,不知所踪
一群饥寒交迫的鹤和老鼠在山林间哀鸣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