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郎莫饮黄支犀,劝郎莫听花冠鸡。闻琴桥东海月上,乌夜村边开始乌末啼。
鸳鸯湖棹歌其一十三 注释译文赏析
《鸳鸯湖棹歌》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此诗以“鸳鸯湖”为题,通过描写湖中鸳鸯和湖上渔民的生活,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劝郎莫饮黄支犀(黄支犀是一种珍贵的象牙),劝郎莫听花冠鸡(花冠鸡是一种美丽的鸟类)。闻琴桥东海月上,乌夜村边开始乌末啼(在东海边的闻琴桥上,夜晚的月光洒在湖面上,远处村庄里传来了乌鸦的叫声)。
注释:
- 劝郎:劝导你,劝告你。
- 黄支犀:指珍贵的象牙,也泛指贵重的物品。
- 花冠鸡:一种美丽的鸟类。
- 东海月上:指月亮在东海上空升起。
- 乌夜村边开始鸟末啼:指乌鸦在村庄周围开始鸣叫。
- 闻琴桥:一座位于杭州西湖上的桥,因传说中西施弹奏琴曲而得名。
- 乌末啼:指乌鸦晚上开始鸣叫。
译文:
我劝告你不要喝珍贵的黄支犀制作的美酒,也不要倾听那美丽的花冠鸡发出的美妙歌声。在闻琴桥上,东海之畔的月亮已经高悬,而远处村庄里传来了乌鸦的叫声。
赏析:
《鸳鸯湖棹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渔民生活的作品。诗中的“鸳鸯湖”是西湖的一种说法,而“棹歌”则是指船夫划船时吟唱的歌曲。诗中通过描绘湖中鸳鸯和湖上渔民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