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诗句输出: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此诗描绘了伍胥山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心上人的情感纠葛。诗中“伍胥山”象征着坚定与忠诚,而“石佛寺”则代表了恒久不变的信仰或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充满哲理和情感交织的画卷。

译文注释:伍子胥曾经在伍胥山头立下誓言,要报仇雪恨,但他最终并没有实现这一壮举。如今,山上的花朵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在山下的石佛寺中,水流湍急,深邃而神秘。我像伍子胥一样,时刻注视着这山水之间,但我的心上人却如同那位石佛般,对我并无真心。

赏析: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伍子胥曾在吴王夫差手下任用,并成功帮助吴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国。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权力欲望,伍子胥最终被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的故事充满了悲壮和个人悲剧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忠诚和背叛的复杂看法。

石佛寺位于伍子胥山脚下,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据传,这里曾是古代僧人修行的地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寺庙。寺庙周围的风景优美,河水潺潺,树木葱郁,是一个非常适合静心思考和冥想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气息,这也是为什么诗人会选择在这里写下这首诗的原因。

“妾似胥山长在眼”,这里的“妾”指的是心上人,而“胥山”则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时刻关注着心上人,仿佛她就在眼前一样。然而,“郎如石佛本无心”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望。这里的“石佛”指的是心上人,而“无心”则意味着他对她的感情并不深。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爱情中的困惑和无助,他既渴望得到心上人的爱,又无法满足她的期望。

《鸳鸯湖棹歌之一十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伍子胥山和石佛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关切和对未来的迷茫,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