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家城南望虎墩,郎家城北白牛村。
白牛不见郎骑至,望虎何由过郭门。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赏析

在欣赏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之十三》时,我们仿佛能看见两位主人公,一位住在城南的望虎墩,另一位居住在城北的白牛村。他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却因为一条宽阔的鸳鸯湖而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感纠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诗中“妾家”和“郎家”是两个重要的地点,分别位于诗中的南北两端。南边是繁华的城市,北边则是宁静的乡村。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也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差异。城市象征着繁忙喧嚣的生活,而乡村则代表着宁静安详的生活。

“白牛不见郎骑至,望虎何由过郭门”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悬念。这里的“白牛”可能是指某种动物或是象征,而“郎骑至”暗示着某个人的到来或某种期待。然而,“白牛不见”意味着那个人可能已经不在或者无法再见到。而“望虎何由过郭门”则进一步强调了距离和障碍,让人不禁想象出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绪。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不要轻易放弃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鸳鸯湖棹歌·之十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朱彝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