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突兀意触忤,万里波澜莽回互。

【注释】:

突兀:山峰高耸的样子。意触忤:心中感到不如意、不顺心。万里:形容海阔。莽回互:波涛汹涌,互相激荡。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抒怀,借望海抒发壮士豪情。

首联“眼中突兀意触忤,万里波澜莽回互”:眼中山峦突兀,内心有不平之气。眼前是万顷大海,波涛汹涌。“眼中突兀”、“万里波澜”两句,写出诗人登赤嵌城远眺海天景色时的所见所感。面对浩淼的大海,诗人顿生出许多思绪:眼前的海天景色多么壮丽啊,可是这壮丽的景色中,却蕴藏着一股不平之气。“突兀”一词,既写出了山峦的雄伟高大,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之气。

尾联“胸中磊块何由洗?手把金樽酒一杯”:胸中的块垒难以消除,只好举杯畅饮,一醉方休。“磊块”指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手把金樽”一句,以豪放洒脱之语收束全诗,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这首诗在写作上颇有特色,它采用了比兴的手法,用眼前海天景色来暗喻胸中的不平之气,寓情于景,含蓄蕴藉。诗的起句“眼中突兀意触忤”一句,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了诗人登临赤嵌城后所看到的海天景观。诗人登上赤嵌城,放眼望去,只见眼前一片汪洋大海,波浪起伏,汹涌澎湃。然而,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色,诗人却无法平静下来,反而产生了一种压抑不住的愤懑之情:“眼中突兀意触忤”。这种愤懑,不是由于眼前景物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自己内心的不平之感引起的。于是,他进一步放眼远眺,只见海天之间莽莽苍苍,茫茫无边。这一望,使诗人的心情更加激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就更难以消解了。

诗人从眼前的海天景色生发出自己的感慨:胸中的不平之气难以消除,只能拿起手中的酒杯,痛饮一番。于是,诗人便唱出了最后一句:“手把金樽酒一杯”,以豪放洒脱之语收束全诗。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全诗通过登高望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而又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反映了当时人民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