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倚篷窗望,人烟夹岸繁。
晴波摇日脚,暝色起山根。
几点明渔火,三篙涨水痕。
蒲帆看乍落,停泊即前村。

章江晚泊

间倚篷窗望,人烟夹岸繁。

晴波摇日脚,暝色起山根。

几点明渔火,三篙涨水痕。

蒲帆看乍落,停泊即前村。

译文:
我靠在船篷窗户前凝望,岸上的人烟密集而稠密。晴朗的波浪摇晃着太阳的影子,暮色的阴影在山的根部升起。几颗明亮的渔船上的灯火闪烁,三根竹篙在水中留下了痕迹。随着蒲草制成的船帆渐渐降落,我们便停靠在前边的小村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面景象。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首句“间倚篷窗望,人烟夹岸繁”描述了诗人站在船篷窗口眺望的情景。这里的“间倚篷窗”表明诗人正在船上,而“望”则表达了他对远方景色的期待。同时,“人烟夹岸繁”形象地描绘了岸边的繁忙场景,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热闹与丰富。

接下来的诗句“晴波摇日脚,暝色起山根”,进一步展现了江面的美景。在这里,“晴波”指的是晴朗天气下波光粼粼的江面;“摇日脚”形容江面上波纹荡漾的景象如同太阳的倒影摇曳生姿;“暝色”表示傍晚时的天色;“起山根”则描绘了暮色渐浓时山峦的颜色开始显现出来。这些诗句共同勾勒出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江景画面。

最后两句“几点明渔火,三篙涨水痕”则转向了渔民的生活。“明渔火”指的是渔民们点亮的灯火在黑夜中闪烁;“三篙”是形容船只前进时留下的竹篙痕迹;“涨水痕”则是描述水位上升时河床的变化。这些描写既展现了渔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也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结合。

整首诗通过对江面景色的描绘和对渔民生活的反映,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夜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