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孤屿郁峨峨,丞相祠前起白波。
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
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
忆昔枕戈挥泪处,月明无奈湿衣何。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注意结合内容分析。

第一联“六月十四夜月泊江心寺谒文信公祠”,意思是:六月十四的夜晚,我泊舟在江心寺,去谒祭文信公的祠堂。

第二联“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意思是:树林的颜色一半被沙鸥搅乱了,潮声远远地送向海中的云朵。

第三联“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意思是:千秋万代,马角都悲叹那三个屋户,一个晚上,旄牛旗倒下了五座山。

第四联“忆昔枕戈挥泪处,月明无奈湿衣何”,意思是:回想起过去枕着武器挥舞着兵器时哭泣的地方,月光明亮得让人无法承受泪水湿透的衣衫。

【答案】

译文:

六月十四日夜晚,我泊船在江心寺,去谒祭文信公的祠堂。

江心的孤屿上郁郁葱葱,丞相祠前涌起白色的波涛。

树林的颜色一半被沙鸥搅乱了,潮声远远地送向海中的云朵。

千秋万代,马角都悲叹那三个屋户,一个晚上,旄牛旗倒下了五座山。

回想过去枕着武器挥舞着兵器时哭泣的地方,月光明亮得让人无法承受泪水湿透的衣衫。

赏析:

全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事,颈联抒情,尾联写意。

首联“江亭孤屿郁峨峨,丞相祠前起白波。”开篇即点出地点是江心寺,时间是六月十四日夜。“孤屿”二字写出江心寺孤峰矗立的特点;“郁峨峨”写出了江心寺周围山峦重叠,景色宜人的景象。“丞相祠前起白波”一句,以动衬静,写出了江水在夜色中泛起层层白浪,更显江心寺的肃穆庄重,同时也暗示出作者内心的澎湃激荡之情。

颔联“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山峦转移到近处的沙岛上,只见沙滩上的沙鸟已隐没在夜色之中,而潮水的声音却似乎还在向远方延伸,把海中的云朵送走。这二句描绘出一幅寂静而又充满动态的画面,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宁静融为一体。

颈联“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句,用《史记.项羽本纪》的典故,借古讽今,暗指南宋灭亡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皇室后代进行残酷的屠杀;“一夕旄头落五坡”一句,用《尚书·武成》的典故,借古赞今,暗指元朝统治者在灭南宋之后,又灭了大理国,最后灭掉了明朝。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尾联“忆昔枕戈挥泪处,月明无奈湿衣何。”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回忆自己曾经在战争时期,枕着武器挥舞着兵器时哭泣的情景;月光明亮得让人无法承受泪水湿透的衣衫。这里既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尾联通过对历史沧桑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尾联中“月明”一词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