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接云气,孤塔标云根。
仰观有突兀,始失中峰尊。
亦有老子宫,寂寞清净源。
夙驾此山麓,道经平原村。
斯人虽千载,江海存丘樊。
何况盼睐间,芳草盈衡门。
独鹤下烟际,清音哀心魂。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逐句释义:
- 登天马山绝顶
- “登”字表示登上或到达的意思。
- “天马山”是具体的地名或者是某个山峰的别称。
- “绝顶”意味着山顶,形容站在山顶上可以俯瞰四周。
- 翠微接云气,孤塔标云根。
- “翠微”是指山峦被树木覆盖的景象,呈现出一种绿色的颜色。
- “接云气”描绘了天空云层与山峦相接的景致,暗示着云雾缭绕的天气现象。
- “孤塔”指的是孤立的塔楼,它位于山顶之上,显得非常突出。
- “标云根”意味着塔楼直插云霄,与云朵相连。
- 仰观有突兀,始失中峰尊。
- “仰观”是抬头看的意思,表达了从高处向下看的动作。
- “有突兀”描述了山峰的形状,给人一种突兀而高耸的感觉。
- “中峰尊”指的是中间最高的山峰,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座山峰的最高点。
- 亦有老子宫,寂寞清净源。
- “亦有”表示也有,说明还有其他的景物存在。
- “老宫”可能是指古老而废弃的建筑或宫殿。
- “寂寞清净源”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清幽的环境,可能是一个没有干扰的自然景观。
- 夙驾此山麓,道经平原村。
- “夙驾”表示早早出发,通常用来描述早晨开始的行动。
- “此山麓”指的是山脉的底部,即山脚下的区域。
- “道经”可能是指行走或经过某条道路,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道路或途径。
- “平原村”可能是指附近的一个平原地区的村庄。
- 斯人虽千载,江海存丘樊。
- “斯人”指的是这个地方的人,可能是指古代的诗人或文人。
- “千载”表示很长时间,强调历史久远。
- “江海”在这里可能是指江河和海洋,用来比喻宽广的水域。
- “存丘樊”意味着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这里的“丘樊”可能是指丘陵和荒地。
- 何况盼睐间,芳草盈衡门。
- “何况”表示更进一步或更严重的情况,这里可能是在比较两种情况。
- “盼睐间”可能是对某种景象的描述,其中“盼睐”可能是指凝视、注视的意思。
- “芳草盈衡门”描绘了门前生长着茂盛的芳草的景象。
- 独鹤下烟际,清音哀心魂。
- “独鹤”指的是一只孤独的鹤,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某种孤独的状态。
- “下烟际”意味着飞到了烟雾缭绕的地方,给人一种神秘而飘渺的感觉。
- “清音”可能是指鹤鸣声清脆悦耳,是一种优美的声音。
- “哀心魂”表达了因为听到鹤鸣而感到悲伤的心情,这里的“哀心魂”强调了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天马山绝顶的景色、古人留下的遗迹以及自然景观中的鹤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的诗意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翠微”、“孤塔”、“中峰尊”、“老宫”、“道经平原村”、“斯人”、“江海”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意境。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传达出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和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不仅有着高度的艺术成就,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