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路行山阿,舍楫趋遥巘。
陟险三四盘,云峦郁邈缅。
九峰若在掌,一一皆可辨。
物态渐以繁,新林各舒卷。
振衣历危磴,盘石欣屡践。
乍休殊未厌,莓苔不暇选。
攀跻方自兹,中情亦已展。

这首诗是杜甫的《登天马山绝顶》

译文:
登上了天马山之巅,蜿蜒的道路行走在山腰,舍弃木筏直奔远方的山峦。
攀登险峻的山路,经过三四个盘绕的山峰,云海茫茫令人遐思无限。
九个山峰犹如掌中之物,一一都清晰可见。
万物形态逐渐繁多,新林各展其美。
振衣高蹈历尽艰险的石阶,盘旋的石头欣喜地被屡次踩过。
稍作歇息还未能满足,莓苔未及挑选。
攀爬至此,内心情感已充分释放。

注释:

  • 纡路:曲折的路。
  • 行:行走。
  • 舍楫:舍弃船桨,因为这里说的是登山。
  • 遥巘:远处的高山。
  • 陟(zhì):登。
  • 三四盘:几处盘绕的山路。
  • 云峦:云海和山峦。
  • 郁邈:深远广大。
  • 九峰若在掌:九座山峰就像在手心里一样。
  • 物态:事物的状态。
  • 渐以繁:逐渐变得丰富。
  • 新林:新的树林。
  • 危磴(dèng):险峻的山路上的踏脚石,即石阶。
  • 盘石:盘旋的石头。
  • 欣:喜欢。
  • 休:停止,歇息。
  • 殊:不同。
  • 不暇选:来不及挑选,指没有时间休息了。
  • 方自兹:就从这儿开始。
  • 中情:内心的感受或想法。

赏析:
杜甫的《登天马山绝顶》是一首描写登临高山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天马山的壮丽景色和登山过程中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纡路行山阿”,诗人开始叙述自己如何沿着曲折的道路行走在山腰上。这里的“纡路”意味着曲折的山路,而“行山阿”则表明是在山间行进。这一部分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而又神秘的基调。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诗人在山上的所见所感。他先是舍弃船桨,直接向远处的山峦进发,然后是攀登险峻的山路,最终到达山顶。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看到了连绵不绝的云海和远处的高峰,感受到了自然的壮美和自己的渺小。

最后两句“九峰若在掌,一一皆可辨;物态渐以繁,新林各舒卷”,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九座山峰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事物多样性和不断变化的理解与认同。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展示了他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