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浮乱柳,野色明郊扉。
榜舟适至门,落花正霏霏。
雨后罕人迹,泉石皆芳菲。
因登池上阁,四顾延清晖。
君辞公府辟,了知世事非。
荷叶始覆水,钓竿已在矶。
嘹呖天边鸟,徘徊故退飞。
【译文】
春江水波荡漾着乱柳,郊野景色明净门扉掩映。
划船到了门前,落花正飘飞纷纷。
雨后少有人迹,池塘边的泉水和芳草都散发着清香。
登上池上阁眺望四周,四下延揽着澄澈的阳光。
你辞别了公府的辟召,知道世事非同儿戏。
荷叶刚刚遮盖水面,钓竿已经在溪边搁好。
天边嘹呖地鸣叫的鸟群,在故地盘旋不肯远飞。
【注释】
游宗:作者自称。宗,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瑟园:即琴堂,唐白居易《琴诗》有“五音调均瑟之室”,此指园林名。
登池上阁:登上亭子。
霏霏:纷纷飘落的样子。
公府辟:朝廷征辟,指征召为官。
了知世事非:明白知道世态炎凉、人心险恶。
清晖:清凉的阳光。晖,日光。
君辞公府辟:你离开了朝廷征召的官职。
公府辟:朝廷征召,即辟召。
了知世事非:明白知道世态炎凉、人心险恶。
荷叶始覆水:荷叶刚刚盖住水面。
钓竿已在矶:钓鱼竿已经靠在岸边的石头上了。
嘹呖(lìli)天边鸟:声音嘹亮而清脆,像从天上传来的鸣叫声。
徘徊:来回游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首联点出时间是春天。第二联写诗人到访友人的住处时的情景。“榜舟适至门”一句,表明诗人乘着船来到朋友的门前,“榜舟”即摆渡船只。“落花正霏霏”,描绘出诗人所见所闻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霏霏”用来形容落花纷飞的情状,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第三联中,“雨后人迹罕”一句,描绘出雨过天晴之后,人们稀少行走的景象,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第四联中,“泉石皆芳菲”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欣赏友人的住所时的美好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最后两联则是诗人抒发自己内心感慨之作。“君辞公府辟”一句,表明诗人离开朝廷征召的官职,而选择隐居生活;“了知世事非”一句,则是诗人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一种清醒认识和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体悟,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