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无言类楚囚,羡君诗思满归舟。
狂耽白堕湔尘梦,独倚黄花惜剩秋。
几悲心期存故国,聊从物外觅真游。
空江日落愁何极,芦荻萧萧亦白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综合赏析能力。
“次伯严九江舟中见寄韵”句是全诗的发端,诗人以自己的口吻写来,抒发了在江上远行时与友人相赠的情景。首句中的“次伯严”即次于伯严,指王伯厚。次于伯严是作者的好友,他与作者同乡而不同县,两人交往已久。次于伯严因官至九江知府而称伯严,故人称其为次于。次于伯严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且好客,喜欢结交朋友。
“我已无言类楚囚”一句是说作者因为自己处境艰难,所以觉得像屈原一样被流放的苦楚。这句中的“已”字和“无”字,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类楚囚”一句则是说作者因为自己的处境艰难和心情压抑,所以觉得自己就像一位被流放的囚犯一样。这里的“楚囚”是指屈原,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狂耽白堕湔尘梦,独倚黄花惜剩秋”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处于困境之中,但是依然怀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之情。这里的“白堕”是一种草药名,它可以用来洗去身上的尘埃污垢,使人焕然一新。这里的“黄”字则是指黄色的菊花,它是中国传统文人常用的一种植物。
“几悲心期存故国”一句是说作者内心非常悲伤,因为他无法实现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能够重回自己的故乡。这里的“故国”指的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就是家乡。作者曾在那里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但是现在却身处异地,无法回到那个熟悉的家乡。这种无法实现心中所想的情感,让作者感到十分悲伤。
“聊从物外觅真游”一句是说作者只能通过寻找自然界的事物来寻找真正的乐趣。这里的“物外”指的是自然界的事物。作者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才是真正值得人们去珍惜和欣赏的东西,而那些世俗的事物和名利等则都不是真正值得人们去追求的。因此,作者只有通过寻找自然界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找到乐趣和满足感。
“空江日落愁何极,芦荻萧萧亦白头”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之情。这里的“空江”指的是长江,它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这里的“愁何极”则是指愁绪没有尽头的意思。这句中的“萧萧”则是指风吹芦苇的声音,它常常用来表达凄凉和孤寂的情绪。作者用“萧萧亦白头”来形容自己的白发,以此来表达他对于自己将来命运的担忧之情。
【答案】
次伯严九江舟中见寄韵(其一)
我已无言类楚囚,羡君诗思满归舟。
狂耽白堕湔尘梦,独倚黄花惜剩秋。
几悲心期存故国,聊从物外觅真游。
空江日落愁何极,芦荻萧萧亦白头。
译文:
我已经没有话可以对您说了,我就像被贬谪到楚国边境的囚犯一样。您那充满诗情的诗歌让我深受感动,您的诗思充满了您的归舟。
您沉醉于洗尽尘世的烦恼和忧愁之中,独自倚靠着盛开的菊花来怀念逝去的时光。
我几次想要实现心中的愿望回到故乡,但终究还是无法如愿。我只能从自然事物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长江上的日落让我感到无比愁闷,仿佛已经没有了尽头。而周围的芦荻也随着江水飘摇不定,一片萧条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王士祯在九江旅途中偶遇友人次于伯严而作。诗人借与友别之际抒写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绘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之情。
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在遭遇挫折后的感慨之情。他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实现心中所想的那样,能够重回自己的故乡。这种无法实现心中所想的情感让他深感悲痛,甚至有些绝望。
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事物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才是真正值得人们去珍惜和欣赏的东西,而那些世俗的事物和名利等则都不是真正值得人们去追求的。因此,他只能通过寻找自然界的事物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命运的担忧之情。他认为,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性,让人感到无法预测和控制。这种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让诗人感到十分焦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