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以来推画手,椎轮如自东西京。自从齐鲁逮巴蜀,前人箸录垂典型。
元嘉元年武氏石,天水以后蒿莱平。历金元明乃复出,百六二象犹发铏。
此图仅存十四幅,唐时旧拓传溪藤。忆十一龄戊申岁,大梁随宦曾眼经。
越七十载岁戊午,我八十一重开縢。虽经昆焰火不尽,古香古色仍奔腾。
茧理腻若截肪细,麝煤重比沈云崩。国初题自朱查手,《小石帆亭》集大成。
竹垞山舟各七一,尚书梁公八旬盈。雪礓持赠秋盦手,声价直许同连城。
东洲斋两钜制,后有作者难抗衡。惜哉陈王两巨眼,墨缘未得传风镫。
近人重搜获一石,毡蜡昼静闻登登。嗾獒晋主激宣孟,知兴贤母咨王陵。
击磬有心来何蒉,节义杵臼兼程婴。地不爱宝并世出,紫云山色增峥嵘。
我闻文翁高眹张收作石室,帝王圣哲摹画无不精。

【唐拓武梁祠画象残册为李一山题】

自古以来推画家,椎轮自东西京。

自从齐鲁逮巴蜀,前人著录垂典型。

天水以后蒿莱平,历金元明乃复出。

百六二年象犹发,新编图史重光华。

此图仅存十四幅,唐时旧拓传溪藤。

忆我十一龄戊申岁,大梁随宦曾眼经。

越七十载岁戊午,我八十一重开縢。

虽经昆焰火不尽,古香古色仍奔腾。

茧理腻若截肪细,麝煤重比沈云崩。

国初题自朱查手,《小石帆亭》集大成。

竹垞山舟各七一,尚书梁公八旬盈。

雪礓持赠秋盦手,声价直许同连城。

东洲斋两钜制,后有作者难抗衡。

惜哉陈王两巨眼,墨缘未得传风镫。

近人重搜获一石,毡蜡昼静闻登登。

嗾獒晋主激宣孟,知兴贤母咨王陵。

击磬有心来何蒉,节义杵臼兼程婴。

地不爱宝并世出,紫云山色增峥嵘。

我闻文翁高眹张收作石室,帝王圣哲摹画无不精。

【注释】

  1. “推”:推崇、崇尚;
  2. “椎轮”、“东西京”:《易经·系辞上》:“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庄子·天下》:“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这里以“椎轮”、“东西京”比喻画家的造诣与古代圣贤一样。
  3. “齐鲁”、“巴蜀”:指中国的两个地区,山东和四川;
  4. “典型”:楷模、典范;
  5. “天水”、“蒿莱”:天水郡位于甘肃,蒿莱即荒野草野;
  6. “金”、“元”、“明”:指元朝、明朝;
  7. “百六二象”:《左传·哀公六年》:“楚子问于申叔豫曰:‘吾丧何故?’对曰:‘……今王不忧其身而忧其群,不仁。……若使下吏得志而有礼,尚可,若不幸,不仁必覆楚国。’”这里以“百六二象”比喻画家的作品多有重复,缺乏新意;
  8. “唐时旧拓”、“溪藤”:唐时旧拓是指唐代的拓本,溪藤是指宋代的拓本。《汉书·艺文志》载:“汉兴有献籍之事,或言武帝时河间献田叔,齐悼惠王世家。”《汉书·艺文志》载:“太史公读《战国从横家,不能独无《孟子》也》,诸子百家之言,不可胜录。”“唐时旧拓”就是这个意思;
  9. “忆我十一龄”、“大梁随宦”:这里指作者十一岁时在洛阳跟随父亲生活的经历;
  10. “越七十载岁戊午”、“八十一重开縢”:指作者八十一岁时重开拓本的封皮;
  11. “昆”、“沈”:都是黑色的意思;
  12. “国初”:指明朝初期;
  13. “竹垞山舟”:指明代文人钱谦益的号;
  14. “尚书梁公”:指明代文人张居正的号;
  15. “紫云山色”:指紫色的云雾山色;
  16. “文翁”、“石室”、“帝王圣哲”:指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董仲舒(字文翁),以及他的儿子董仲舒的儿子董永;
  17. 朱查、小石帆亭、朱查手:都是指朱权的别号和作品《小石帆亭记》;
  18. 竹垞山舟、尚书梁公、八旬:都是指明代文人杨慎的号,以及他的诗文作品《升庵全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