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歌千古盛,巴里愧聱牙。
共喜鲸波伏,难忘棠荫嘉。
空持观水术,不觉望洋嗟。
击壤聊同调,殊恩分外加。

恭和御赐杨制府诗原韵有序

赓歌千古盛,巴里愧聱牙。

共喜鲸波伏,难忘棠荫嘉。

空持观水术,不觉望洋嗟。

击壤聊同调,殊恩分外加。

注释:

  1. 赓歌:继续歌唱,指诗歌的传唱。
  2. 巴里:地名,这里指代巴里国。
  3. 瞽(gǔ):指盲人,这里用作比喻,形容诗歌难以理解。
  4. 鲸波:指海上的波浪,比喻强大的力量。
  5. 棠荫:指棠梨树的荫凉,这里指杨制府的庇护。
  6. 观水术:观察水的技艺,这里指对水的观察和了解。
  7. 击壤(rén):《易经》中的《震》卦象征雷,表示大地在震动,人们敲击着石头来表示欢迎。
  8. 同调:指志趣相同、志同道合的人。
  9. 殊恩:特殊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皇帝御赐给杨制府的诗歌进行回应的作品。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对自己与杨制府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同时,他也对杨制府的才华和才能表示了敬佩。

首句“赓歌千古盛”,诗人以“赓歌”起兴,表达出诗歌在历史上的流传与繁荣。这里的“赓歌”可以理解为连续不断地歌唱,象征着诗歌在历史中的持久和广泛传播。

接下来的两句“巴里愧聱牙”,则是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被赋予重任,但在诗歌的理解和创作上仍然感到困难和不足。这里的“巴里”可以解释为巴里国的音译或指代某个地方的名字,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而“聱牙”则是指语言艰涩难懂,形容诗歌难以理解。

接下来的诗句“共喜鲸波伏”,诗人表达了对杨制府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鲸波”可以看作是对大海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对强大力量的比喻。而“伏”则表示接受、承受的意思,整体而言,诗人是在说杨制府如同大海一样强大,值得自己学习和效仿。

“难忘棠荫嘉”一句,诗人再次强调对杨制府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棠荫”可以解释为棠梨树的荫凉,也可以理解为对庇护和支持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而“嘉”则表示美好、优秀之意,表达出诗人对杨制府的深深感激和敬仰。

最后两句“空持观水术,不觉望洋嗟”,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对水的观察和了解所持的态度。这里的“观水术”可以理解为观察水的技艺,也可以理解为对水的观察和理解。而“望洋嗟”则是指站在海边向海洋望去而感到的渺小和无助,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的不足的认识。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杨制府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而通过对杨制府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强大力量的敬畏和学习之心。整首诗既有对诗歌艺术的热情赞美,也有对自身能力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谦逊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