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怕看来宾雁,苦雨愁闻逐妇鸠。
不是邻家遗潘沐,那能临镜强梳头。

秋病四首

当风怕看来宾雁,苦雨愁闻逐妇鸠。

不是邻家遗潘沐,那能临镜强梳头。

【注释】

①来宾雁:指秋天南飞的大雁,喻人有远行之思。潘沐:指东汉时潘岳的美发,后用为美发代词。

赏析:

《秋病四首》,是李商隐晚年所写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诗的写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前后,作者当时已五十多岁,身体日渐衰弱,生活困顿,仕途不顺心,所以借写秋景来抒发自己对世事、名利和人生无常的感慨。《秋病四首》是其中的第一首。

第一首,开头两句“当风怕来看宾雁,苦雨愁闻逐妇鸠”,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描述。“看宾雁”是说秋风萧瑟,看到北归的大雁而引起身世之感;“苦雨愁闻逐妇鸠”,是说天降暴雨,听到雨声而想到自己的穷窘潦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悲观态度,以及他那种无可奈何的心境。

第二句“不是邻家遗潘沐”,是诗人自我安慰的话。潘岳被后人称作“潘郎”、“潘安公子”,“潘沐”即指其美发的典故。诗人说自己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但还像潘岳那样有美发一样,希望老有所用,不会像那些没有用的闲散之人。这两句表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

第三句“那能临镜强梳头”是诗人的自我解嘲话。诗人认为自己的头发既然已如潘岳,那就没有必要再像别人那样去修饰它,强作欢颜,故作姿态,强梳头。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冷漠,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全诗语言平实,风格朴实自然。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