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嵌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归后垄。
竹堑周环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
声音略与后垄异,土风习俗将无同。
年年捕鹿邱陵比,今年得鹿实无几。
鹿场半被流民开,蓺麻之馀兼蓺黍。
番丁自昔亦躬耕,铁锄掘土仅寸许。
百锄不及一犁深,那得盈宁畜妻子。
鹿革为衣不贴身,尺布为裳露双髀。
是处差徭各有帮,竹堑茕茕一社耳。
鹊巢忽尔为鸠居,鹊尽无巢鸠焉徙。

诗句原文:

南嵌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归后垄。

竹堑周环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

译文:

南边的番人依附于淡水,中港的番人归于后垄。

竹林围绕三十里,虽然边疆并不大,但其中风俗习惯有所不同。

注释:

  1. 南嵌之番附淡水:南边的番人依附于淡水地区。
  2. 中港之番归后垄:中港的番人归属于后垄地区。
  3. 竹堑周环三十里:竹林环绕三十里。
  4. 封疆不大介其中:边疆并不大,但其中风俗习惯有所不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台湾竹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通过对比南边和中港的番人的地域归属,展现了竹堑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文化背景。诗人通过对竹林和土地的描述,展现了竹堑地区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生产方式。诗中的“年年捕鹿邱陵比,今年得鹿实无几”反映了当地民众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和生存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