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大江流,江声欲暮秋。
思亲同远道,之子独归舟。
雨色寒侵袂,笳声晚倚楼。
白云五千里,不敢苦相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关切之情。第一句“日夜大江流”,意思是:日夜在长江边流连。“流”,是动词,指江水流淌。第二句“江声欲暮秋”,意思是:江上的声音好像秋天即将来临。用拟人手法写出江声的悠扬哀婉,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第三句“思亲同远道”,“同”是动词,指一起。“子”是代词,指我。这句意思是:想到亲人也在远方,自己独归舟而归。第四句“雨色寒侵袂,笳声晚倚楼。”的意思是:雨气寒冷,衣袖被淋湿,傍晚时分,听到远处传来的胡笳声。这两句写环境气氛,渲染离别时凄清的氛围。第五句“白云五千里,不敢苦相留。”“白云”比喻友人远行的道路遥远。“苦相留”意思是:担心友人不肯回来。这句写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表现出自己不忍与友人分别的心情。全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
【答案】
译文:
日夜不息的大江在流动,江水声响好像秋天来临。想到亲人也在远方,自己独归舟而归。
雨气寒冷侵湿衣襟袖,傍晚时分听远处传来胡笳声。白云缭绕五千里路,不忍心苦苦地挽留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的一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不舍之情。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长江边,以“日夜”写出时间之长,以“江声”写出声音之长,写出了长江水的浩荡无边;次联写景,通过“江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友人的牵挂;第三联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痛苦;末联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怀之情,同时流露出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