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徒三万来骎骎,壮夫力士纷如云。国中七尺野六尺,安有羸老堪从军。
老兵老兵尔何苦,曷田尔田宅尔土。岂无若子若弟堪荷戈,白头犹复称官府。
老兵闻言笑不止,不失声哭反狂喜。自言弱冠充余丁,得补名粮周一纪。
转战从征三十年,半生眠食枪烟里。迢迢卫藏指西招,雪山埋人锄不起。
大雕侧翅来啄眼,飞马奔回二万里。将军厚我老犹健,能挽强弓能啖饭。
解衣遍视无寸瘢,矢石不侵真铁汉。前年平廊番,三载征苗疆。
冬冬战鼓响三峡,半夜下令催军粮。帅旗匆匆渡江水,行营直到家门旁。
家门咫尺归不得,纵使归来人不识。昔年火伴尽高官,化作烟云才瞬息。
不如老兵长不死,百战身经等闲耳。醉卧沙场亦足豪,闲将一剑磨秋水。

诗句解析与译文

老兵行: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老兵的回忆和感叹。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参军的经历,以及后来的退役生活。

第一段:

  • 公徒三万来骎骎:这里描述的是军队的壮观景象,士兵们浩浩荡荡地前来,气势如云。
  • 壮夫力士纷如云:强调了士兵的强壮和力量。
  • 国中七尺野六尺:这里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军人身材高大的赞美。
  • 安有羸老堪从军:表示没有老人能够胜任从军的重任。

第二段:

  • 老兵老兵尔何苦:询问老兵为何要参军,表达对他的疑问和不解。
  • 曷田尔田宅尔土:这里使用了反问句,表示老兵应该享受自己的田园生活。
  • 岂无若子若弟堪荷戈:假设如果还有儿子或兄弟能参军的话。
  • 白头犹复称官府:即使已经白发苍苍,老兵仍然能够回到官府服役。

第三段:

  • 老兵闻言笑不止:老兵听到这些感慨时忍不住笑了。
  • 不失声哭反狂喜:老兵虽然在流泪,但笑声却更加响亮。
  • 自言弱冠充余丁:老兵回忆起自己在年轻时就加入了军队,为国家效力。
  • 得补名粮周一纪:老兵补充说他在军队里获得了粮食补贴,度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第四段:

  • 转战从征三十年:描述了老兵参与的战争持续了三十年。
  • 半生眠食枪烟里:描绘了老兵在战争中度过的艰苦岁月,常常在烟雾中睡觉。
  • 迢迢卫藏指西招:描述了卫藏地区遥远且艰险的地理位置。
  • 雪山埋人锄不起:形容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第五段:

  • 大雕侧翅来啄眼: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战场的危险。
  • 飞马奔回二万里:夸张了战场上马匹奔跑的速度和距离。
  • 将军厚我老犹健:表达了对将军的感激之情,即使在年老体衰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强健。
  • 能挽强弓能啖饭:描述了老兵的武艺和生存能力。

第六段:

  • 解衣遍视无寸瘢:展示了老兵皮肤上的疤痕,证明他曾经经历过战斗。
  • 矢石不侵真铁汉:强调了老兵的坚韧不拔和勇猛无畏。
  • 前年平廊番,三载征苗疆:回顾老兵过去的军事生涯,参与了平定边疆的战斗。
  • 冬冬战鼓响三峡,半夜下令催军粮:描述了战争期间紧张的气氛和紧迫的行动。

第七段:

  • 帅旗匆匆渡江水:展现了军队渡河时的匆忙和紧迫感。
  • 行营直到家门旁:描绘了老兵家离前线如此之近,以至于每次回家都必须经过前线。
  • 家门咫尺归不得:表达了无法回家的无奈和痛苦。
  • 纵使归来人不识:尽管老兵回到了家乡,但家人并不知道他的经历。

第八段:

  • 昔日火伴尽高官:回忆过去的战友们现在都已经升官发财。
  • 化作烟云才瞬息:感叹时间流逝,战友们如同烟云一般转瞬即逝。
  • 不如老兵长不死:对比过去与现在,老兵仍然能够坚持到最后。
  • 百战身经等闲耳:老兵认为自己经历的百战并不算什么,不值得一提。
  • 醉卧沙场亦足豪:即便在战场上醉酒也能感到自豪和满足。
  • 闲将一剑磨秋水:闲暇时练习剑术,以消磨时光,显示其内心的坚韧和平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老兵的视角,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包括参军、战斗、退役以及战后的生活。语言朴实而有力,情感丰富而深沉。通过对老兵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军人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