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作苏门行,小作苏门住。
西风昨夜来,不辨泉与树。
晨兴益萧爽,顿尔慊心素。
淡淡浮云尽,渺渺飞鸿度。
牵牛寒有花,葭菼晴多露。
境胜理自浃,心赏目皆寓。
尚觉腰组烦,未遂垂竿趣。
何处凤鸾音,徒然谢高步。
再宿百泉
重作苏门行,小作苏门住。
西风昨夜来,不辨泉与树。
晨兴益萧爽,顿尔慊心素。
淡淡浮云尽,渺渺飞鸿度。
牵牛寒有花,葭菼晴多露。
境胜理自浃,心赏目皆寓。
尚觉腰组烦,未遂垂竿趣。
何处凤鸾音,徒然谢高步。
【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后的即景之作,写于他隐居的白门(今江苏南京)附近。诗中描绘了他在百泉居住时所见景物,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联写他再次来到苏门山,故地重游,不禁感慨万千;颔联写清晨起床后,看到西风吹动树叶,泉水叮咚作响,景色清新宜人;颈联写他看到浮云飘散,鸿雁飞翔,心中顿时感到爽快;尾联写他在山上看到牵牛花盛开,芦苇和荻草上的露水晶莹剔透。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