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城西隅,寺路直还曲。
幽人此来往,渐与山僧熟。
煮茗石幢下,石鼎轻烟覆。
一花余春荣,众阴长夏绿。
松深鹤唳静,竹动鸟飞速。
人在一世间,光景如转烛。
宇宙旷无垠,何为自刺促。
胜侣欣招邀,佳时值休沐。
名香风过院,仙梵雨垂屋。
向晚孤霞明,白云傍檐宿。
苍苍林月上,世界明金粟。
归途重回首,遥山寄遐瞩。
诗句释义及译文:
暮春时节,我被阮亭先生邀请,和各位朋友在善果寺聚会。这个寺庙坐落在城西的角落里,它的路是直的,但转弯后却曲径通幽。这里来往的人很多,渐渐地与山中的和尚们熟络起来。煮茶时,我们在石幢下的石鼎上煮茶,石鼎上的烟轻轻覆盖着茶香。一树春花在春天开放,众阴在夏天生长茂盛。松林深处,鹤鸣声静,竹叶动时鸟飞快。我们在这世上度过一生,时光如同转烛般快速。宇宙广阔无垠,为什么还要自我束缚呢?好的同伴欣然接受我的邀请,美好的时间正是休息的日子。名香随风飘过庭院,仙梵之音伴随着雨滴落在屋檐之上。傍晚时分,孤霞明亮,白云伴着我的房檐进入梦乡。苍翠的树林中月亮升起,整个世界都在明亮的月光中显现出金子般的色泽。回到住处,我再次回头远望,远处的山峰在天际线处消失,仿佛是寄寓着我对远方的思念。
赏析:
这首七绝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在善果寺聚集的愉快场景。诗中通过描写古寺的环境、人物的活动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友谊和生活的珍视。
首联写古寺的位置及其环境。”城西隅”表明地点,而”寺路直还曲”则描绘了道路弯曲的特点。这两个词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动感和立体感,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寺的氛围。
颔联转入人与山僧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幽人此来往”描述了那些在古寺中来往的人们,他们的活动使得这个地方显得生机勃勃。”渐与山僧熟”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与山僧之间关系的变化,从陌生到熟悉。
颈联继续描绘古寺的生活气息。在这里,“煮茗”和“石鼎轻烟覆”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茶叶的香气和袅袅的烟雾为读者带来了一种温馨的感觉。
这一联也反映了古寺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一花余春荣”和”众阴长夏绿”都表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美感和生机。
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松深鹤唳静”描绘了松林深处的安宁,而”竹动鸟飞速”则描绘了竹林里的生动活泼。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态美。
最后两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人在一世间,光景如转烛”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宇宙旷无垠,何为自刺促”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不应该因为外界的限制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尾联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对晚霞和白云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苍苍林月上,世界明金粟”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而”归途重回首,遥山寄遐瞩”则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寺的生活和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