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席入空明,危樯薄暮停。
城环三面水,湖浸一天星。
葭苇摇烟碧,鱼龙吹浪腥。
一身凫泛泛,沽酒醉还醒。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江南湖光山色的五律。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诗写景抒情,语言清丽,意境悠远。

首联“片席入空明,危樯薄暮停”,写诗人乘舟泊岸,船舱如在空明之境。危樯即高耸的桅杆,指船;薄暮则黄昏之意,指日落之时。这两句的意思是:一片竹席进入空旷明净的境界,高耸的桅杆在傍晚时分停在水面之上。

颔联“城环三面水,湖浸一天星”。写诗人站在船上,看到周围有城池环抱,湖水环绕着城,一望无际的湖水中倒映着满天的星辰。这两句的意思是:城墙围绕着四周,湖水包围着整个城市,天空中的星星都倒映在湖水中。

颈联“葭苇摇烟碧,鱼龙吹浪腥。”意思是芦苇摇曳着碧绿的水色,江上的鱼龙吹出阵阵腥气。这两句的意思是:芦苇摇曳着碧绿的颜色,江上的鱼龙吹出阵阵腥味。

尾联“一身凫泛泛,沽酒醉还醒。”意思是独自驾着小船泛游,买些酒来喝,醉后又醒来。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己驾着小船泛游,买了一些酒来喝,喝醉后又醒来。

【答案】

译文:

竹席进入空旷明亮的地方,高耸的桅杆在傍晚时分停在水面之上。城墙围绕着四周,湖水包围着整个城市,天空中的星星都倒映在湖水中。芦苇摇曳着碧绿的颜色,江上的鱼龙吹出阵阵腥味。独自驾着小船泛游,买些酒来喝,醉后又醒来。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作者任端溪驿丞、监茶务官。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诗写景抒情,语言清丽,意境悠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