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汾州去,长怀鄂渚遥。
塞鸿淹次第,檐鹊望昏朝。
纯吏家难称,顽民势易骄。
何须悲雨雪,见晛自当消。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言志的抒情诗。诗人在洪州,有感而发,写了这首七绝。首句“簿领汾州去”,是说诗人刚从汾州调任回来;次句“长怀鄂渚遥”,是说诗人对鄂州的山水风光无限怀念;三句“塞鸿淹次第”,是说塞外的鸿雁,依次飞临;四句“檐鹊望昏朝”,是说檐上的喜鹊,盼望天明。最后两句“纯吏家难称,顽民势易骄”,是说当官的人很难做,百姓容易骄傲自大。五、六句“何须悲雨雪,见晛自当消”是说不必为下雪下雨而悲伤了,因为阳光总会驱散一切阴霾和冰雪。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坎坷的感慨,同时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答案】

注释:

  1. 簿(bó)领:掌管文书之类的工作。
  2. 洪: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3. 文启:指作者的弟弟文启,字德启。
  4. 家兄:对弟弟的尊称。
  5. 鄂渚:鄂州,今湖北武昌。
  6. 塞鸿:塞北的鸿雁。
  7. 檐:屋檐。
  8. 顽民:指不守法纪的百姓。
  9. 晛(yùn):太阳。
    译文:
    刚刚从汾州调回,就深深地思念着鄂渚。
    塞外的大雁,排成一行排成一行地飞来。
    那些当官的人,难以称职,百姓们容易骄傲。
    不要为下雨而悲伤,阳光出来后一切都会消散!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当时诗人由江陵赴洪州幕府。诗人以自己的处境作比喻,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