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北望日黄昏,闻道燕师入北门。
不见古公传季历,只知太甲是汤孙。
风雷岂为鸱鸮变,江汉难招杜宇魂。
南渡降旗何岁月,西山省恨旧乾坤。
金川门咏史
清代诗人吕履恒作品赏析
- 诗句原文
金川北望日黄昏,闻道燕师入此门。
不见古公传季历,只知太甲是汤孙。
风雷岂为鸱鸮变,江汉难招杜宇魂。
南渡降旗何面目,西山省恨旧乾坤。
- 译文解读
金川之北,黄昏时分我遥望天际,听闻燕军进入此地。
未曾知晓古公亶父如何传授季历王位,只知道太甲是商汤的后代。
难道是因为风雨雷霆而变化?江水汉流又为何无法招回杜宇的魂魄?
南迁的旗帜何时能再见到往日的光辉与荣耀,西山之上依旧充满了对过去的遗憾和怨恨。
- 注释详解
- 诗句一
金川北望日黄昏,闻道燕师入此门。
金川:指位于今陕西省境内的金川河,这里代指金朝的都城。
日黄昏:太阳西沉,天色渐暗。
闻道燕师入此门:听说有燕国的军队进入了这个城门。
- 诗句二
不见古公传季历,只知太甲是汤孙。
古公:传说中的周文王的父亲,即周朝的奠基人之一。
季历:周文王的儿子,后来成为文王的继承者。
太甲:商朝的第四位君主,因犯错被放逐,后得以复位并成为一位贤君。
汤孙:指商汤的后裔,即太甲。
- 诗句三
风雷岂为鸱鸮变,江汉难招杜宇魂。
风雷:自然现象,此处比喻世事变幻,不可捉摸。
鸱鸮:一种鸟类,常在风雨中发出凄厉的叫声。
杜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用来象征悲鸣或哀伤。
- 诗句四
南渡降旗何面目,西山省恨旧乾坤。
南渡:历史上指南宋时期,这里可能指的是南渡的旗帜或政权。
降旗:投降时所悬挂的旗帜。
何面目:指失去了原有的尊严和荣誉。
西山:指陕西西安附近的华山,古人常在此地抒发感慨和怀古之情。
省恨:反省过去的错误和不幸。
- 赏析
《金川门咏史》通过描绘金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朝代更迭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金川北望日黄昏”,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也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巨变。诗人通过对比“古公传季历”与“太甲是汤孙”,巧妙地指出了历史传承中的断裂和变迁,暗示了王朝更替的无情和必然性。此外,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如“风雷岂为鸱鸮变”、“江汉难招杜宇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从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到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又充满了对国家兴亡、历史变迁的深切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