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京形胜枕雄关,指顾山川一掌间。
地险半开函谷月,天青惟见首阳山。
中官赐剑来何疾,司马麾戈去不还。
万古黄河流血泪,春风惨澹旅人颜。
【注释】
- 潼关:即潼关,在今陕西渭南县北。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县西南。
- 汉京:指长安,汉代京都。形胜:形势险要。枕:依傍,靠近。雄关:雄伟的关隘。
- 指顾山川一掌间:形容地势险要,关山在一挥之间。指顾:指点、回顾。掌间:比喻极短的距离。
- 地险半开函谷月:指潼关地势险要,如同半开着的函谷关,月光从关中照进来。
- 天青惟见首阳山:指天空清澈明朗,只有首阳山出现在视野中。
- 中官赐剑来何疾:中官赐给司马权杖,速度很快,像箭一样。
- 司马麾戈去不还:司马手持武器却不肯回去。麾戈:指挥兵器。
- 万古黄河流血泪:指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统治者在这里建都,黄河见证了无数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变迁。
- 春风惨澹旅人颜:春天的风凄冷而凄凉,使人感到悲伤和不安。惨澹:凄凉、冷落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吊古诗,通过对潼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事无常的感受。
第一句”汉京形胜枕雄关,指顾山川一掌间”描绘了潼关作为汉京之重要门户,其地势险要,仿佛手可握住山河的壮丽景象。这既是对潼关地理位置的高度概括,也是诗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美和惊叹。
第二句”地险半开函谷月,天青惟见首阳山”则是将潼关比作半开的函谷关,暗示了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天青惟见首阳山”则通过“天青”一词,传达出一种苍凉、沉重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无情。
第三句”中官赐剑来何疾,司马麾戈去不还”则转入对当时局势的具体描述。中官赐剑,暗示着权力的斗争和斗争的迅速;司马麾戈去不还,则表达了对政治斗争中人性的复杂性和无奈。
第四句”万古黄河流血泪,春风惨澹旅人颜”则是诗人的情感爆发点。他不仅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更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寄托于对大自然的描写之中。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淌不息的历史长河也见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命运和情感变化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