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门山色碧千寻,万古长祠夏德深。
河自怀襄开草昧,人因疏凿重登临。
风雷实见鱼龙气,云水虚涵天地心。
不信沧溟难可到,桃花竹箭尚浮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从炼字、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概括。“禹门山色碧千寻”,意思是说禹门口的山色碧绿,高入云端有一千寻(一寻为八尺)。“万古长祠夏德深”,意思是说夏禹的功德被人们传颂千古,祭祀之庙永远存在,其功德之深远令人敬佩。“河自怀襄开草昧,人因疏凿重登临”,意思是说自从大禹治水以来,河水畅通无阻,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从而重修旧梦,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登临远眺。“风雷实见鱼龙气,云水虚涵天地心”,意思是说这里确实有风云雷电之气(指大禹治水的气势),而天上的云彩和水中的水雾都像是在包容着天地之心。“不信沧溟难可到,桃花竹箭尚浮沉”,意思是说不相信大海是难以到达的,就像桃花竹箭一样虽然飘浮在水面上却依然能够生长,表现出诗人对禹门山景的喜爱之情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答案】
译文:
禹门前的山峰色彩碧绿,高入云端有一千寻。自古以来,人们为了歌颂夏禹的功德,一直在那里修了一座长年祭祀的大庙。
自从大禹治水之后,黄河水流畅通无阻,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人们便重新登上这座山峰,去欣赏眼前的美景。
这里有真真切切的风云雷电之气,而天空中的云彩和水面上的水汽也仿佛都包容着天地之心。
我相信无论多么险恶的大海都是可以到达的,就像那美丽的桃花和竹子在水面上仍然能够自由地生长一样。
赏析:
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诗人游历禹门后作此诗。首联写禹门山色之美,颔联写禹门山的传说,颈联写禹门山水之壮阔,尾联写自己登临禹门的感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禹门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