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霜冷雁南游,云物凄凉属暮秋。
万里飘蓬犹作客,三年戎马更登楼。
艰难阮籍穷途哭,憔悴江淹去国愁。
为报他山摇落尽,风尘惟有敝貂裘。

【注释】

寄刘令言:寄给刘姓的朋友。令,对人的敬称;言,朋友。

关河:关塞和山河。

属暮秋:指秋天的傍晚。

飘蓬:随风飞舞的蓬草。比喻人四处漂泊不定。

戎马:指战争。

阮籍:字嗣宗(shì zhōng),三国时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动乱不安的现实生活,风格悲凉。

江淹:字文通,南朝宋文学家。《别赋》是一篇抒情小赋,描写离别的情景。

敝貂裘:《左传》:“敝裘不暖。”后用以形容穷困潦倒。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起笔,抒发了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感慨。全诗感情真挚,辞采浑朴,意境苍凉。

首联:“关河霜冷雁南游,云物凄凉属暮秋。”

关河:指祖国的山河。

霜冷:天气寒冷。

雁南游:大雁往南方飞去。

云物:自然景象。

凄凉:凄清冷落。

属:同“著”,附着、着意。

暮秋:深秋。

这两句说:寒气凛冽,关河大地一片霜白,一群大雁正向南飞去,而秋天的景色显得十分凄清冷落。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深秋季节的景色,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万里飘蓬犹作客,三年戎马更登楼。”

飘蓬:随风飘扬的蓬草,比喻行旅无定。

作客:此处指客居他乡。

戎马:指军旅生活。

更登楼:又登上高楼。

此两句说:我像那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在外漂泊多年;又像在战乱中的人们一样,奔波于戎马之间,不断登上高楼观望。表达了诗人长期流浪在外的苦楚和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

颈联:“艰难阮籍穷途哭,憔悴江淹去国愁。”

艰难:处境艰难。

阮籍:三国魏诗人,与嵇康、山涛、向秀等合称“竹林七贤”,因常发无名之叹,故世称阮籍。穷途哭:即《咏怀》诗中“穷途”句,意思是说,我处在困厄境地,只好借酒浇愁。

江淹:南朝文学家,曾做过右卫率将军。他写的《别赋》有名于世,其中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句。去国愁:离开故乡的忧愁。

这两句说:我就像阮籍那样陷入困境而放声大哭,或者像江淹那样离开故乡感到无限愁绪。这里用典,既表明自己的身世遭遇,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尾联:“为报他山摇落尽,风尘惟有敝貂裘。”

他山:指异邦他国。

摇落尽:草木凋零,喻世事变迁。

敝:破败。

这两句说:我要告诉那些身在异乡的人,他们应该把落叶打扫掉,但风尘之中只有破旧的貂皮袍子。这是诗人对自己贫困潦倒的生活处境的自况,也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种关切和忧虑的表达。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情调低沉哀婉,表现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