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东南来,初望若积雾。浙近色转白,蒙蒙势散布。
次第失峰峦,微茫认林树。村南万顷田,不辨沟塍处。
廉纤方浥尘,已听檐溜注。隐几坐空窗,澄怀拟禅悟。
静课趁清宵,一卷《水经注》。
注释:
海气东南来,初望若积雾。浙近色转白,蒙蒙势散布。
次第失峰峦,微茫认林树。村南万顷田,不辨沟塍处。
廉纤方浥尘,已听檐溜注。隐几坐空窗,澄怀拟禅悟。
静课趁清宵,一卷《水经注》。
译文:
东南的海气正从东南方向飘来,一开始看就像一层厚厚的雾。靠近海边时,颜色渐渐变白,像雾一样弥漫开来。接着天空中出现了山峦和树木,但它们在薄雾中显得模糊不清。
我站在村南,看到了辽阔的田野,但我分辨不出田间的沟渠和田埂在哪里。
雨丝细小而纷乱,轻轻地洒在地面上,使得尘土都被洗刷干净了。我已经听到了屋檐上滴水的声音,我知道雨水就要停了。于是我坐在空寂的窗前,心情宁静如水,准备进入禅定的状态。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静静地翻阅《水经注》这本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把雨后景色的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句”海气东南来,初望若积雾”,开篇就描绘出一幅海气缭绕、云雾茫茫的景象,为下文的景色变化作了铺垫。”浙近色转白,蒙蒙势散布”,进一步描绘出海气逐渐散去,露出山峦和树木的情景。”次第失峰峦,微茫认林树”,再次展现了雨后景色的变化,山峦和树木在薄雾中变得模糊不清。
接下来三句”村南万顷田,不辨沟塍处”,则将笔触转向田野,描绘出雨后的田野景色,但此时已经难以辨认田间的沟渠和田埂。最后两句”廉纤方浥尘,已听檐溜注”,则将笔触转向屋檐上的水滴,描绘出雨停后屋檐上滴落的雨水的情景。
整首诗以雨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雨后景色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深情的表达,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