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康寿归仁者,亦有耆英作荩臣。
公以大儒持节钺,天教贞干迈松筠。
常存一事无欺意,自定千秋不朽身。
那羡香山图九老,逃禅晚岁尚迷津。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七十岁寿星汪稼门先生的祝福。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内涵。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1. “从来康寿归仁者”:这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长寿都归于仁德之人。
  2. “亦有耆英作荩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也有年高的人成为忠诚的大臣。
  3. “公以大儒持节钺”:这里指的是汪稼门先生身为大儒,手持象征权力的节钺(古代官员的象征)。
  4. “天教贞干迈松筠”:这里的”贞干”指的是坚定不移的品质,”松筠”则是松树和楠木,都是坚韧不拔的象征。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了他坚贞的品格,使他能够超越松竹。
  5. “常存一事无欺意”:这里的”事无欺”指的是做人做事都要真诚,不欺骗别人。这句表达了汪稼门先生为人正直、诚实的品质。
  6. “自定千秋不朽身”:这里的”自定”意味着自己决定,”千秋”表示长久的时间,”不朽身”则是指永恒的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自己决定要留下永恒的名声,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7. “那羡香山图九老”:这句中的”香山”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画家吴道子,他的画作《地狱变》中有九位老人的形象。这里比喻汪稼门先生像香山一样受人敬仰。
  8. “逃禅晚岁尚迷津”:这里的”逃禅”指的是逃避世俗的名利,”迷津”则是指迷失方向。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到了晚年,汪稼门先生也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没有迷失在世俗的利益中。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汪稼门先生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诗中通过对比古今人物,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以及人生价值的体现。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