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
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
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
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
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贵阳山中杂兴》,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
有水又有山,难道不是美景胜地吗?
- “有水”: 描述周围环境拥有水源。
- “复”: 再次,表示重复或继续。
- “有山”: 描述周围环境拥有山峦。
- “岂云: 难道不意味着” 表示肯定的意思。
- “非: 不是”。
- “佳胜: 美好的地方”。
- “胜”: 美好的地方,胜地。
- 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
昨天来到桥上休息,面对溪流俯视清泉。
- “昨来”: 昨日来访。
- “桥上”: 在桥上。
- “眠: 休息、睡觉。”
- “临流: 面对溪流。”
- “俯涓靓: 俯视清泉的美丽景象。”
- 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
玉色峡谷束紧了江的腰身,红栏杆竹子间映照。
- “玉峡”: 形容峡谷如玉般美丽。
- “束江腰: 把江的腰部紧紧围住。”
- “红栏”: 红色的栏杆。
- “竹间: 竹林之中。”
- “映: 映射出”
- 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
山矾落满不打扫,一夜之间没砍柴的小道。
- “山矾”: 一种植物,其花朵像白色矾石,常绿植物。
- “不扫: 不被清理。”
- “一夜: 一夜之间”。
- “没樵径: 被落叶覆盖而无法通行”。
- 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
突然打破了水中鸟儿的栖息,僧房传来几声钟磬。
- “水禽: 水中游动的鸟类”。
- “栖: 栖息”。
- “破: 打破”。
- “僧坊: 和尚居住的房子或寺庙”。
- “磬: 佛教用打击乐器,形状像棒槌,声音清脆悠远”。
- “数声: 多次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贵阳山中一个宁静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自然场景。诗中“有水复有山”、“昨来桥上眠”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悠闲与惬意。整首诗歌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