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溪头水下流,滔滔不尽杞人忧。
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
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
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
【注释】
伤吾地风俗之日:即“丧我地风俗之日”。丧,丧失。
赤岸溪头水下流,滔滔不尽杞人忧:指杞国被洪水淹灭后,杞国人对水患的忧虑。
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意思是说,当人们走慢时,已经想到了要捐台阶,而粮食却成了杀人的工具。粮饷,是军粮和饷银等财物的统称。
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意思是说,豺狼虎蛇在吞食人的时候,会让人害怕得变了脸色,而风浪翻滚,使太阳都显得有些暗淡了。
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意思是说,在岐山周地的人们相互之间都是亲戚好友,可是现在他们老眼昏花,还是一样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诗经》中“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
首联“伤吾地风俗之日,偷赋赤岸谣”,点明题意,说明诗人所写之作的缘由。这两句用“伤吾地风俗之日”和“偷赋赤岸谣”分别与上句的“丧我地风俗之日”和“杞人忧”对应照应,从而突出诗人忧国之情。
颔联“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接上文“杞人忧”而来,进一步抒发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担忧之情。诗人指出,当人们慢慢行走时,就想到了要捐弃台阶;而粮食却成了杀人的工具。粮食是维持人民生命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资,它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和安全。诗人认为粮食不应该成为杀人工具,应该珍惜粮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颈联“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接上文“杀饷仇”而来,进一步抒发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担忧之情。诗人指出,豺狼虎豹在吞食人的时候,人们会吓得变了脸色;而风浪翻滚,使太阳都显得有些暗淡了。这些现象都是社会风气不正的表现,也是国家和人民遭受苦难的原因。
尾联“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接上文“老眼于今不减愁”而来,进一步抒发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担忧之情。诗人指出,在岐山周地的人们相互之间都是亲戚好友,可是现在他们老眼昏花,还是一样的忧愁。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到了极点,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变得疏远了。
整首诗通过描绘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之情。同时也启示人们应该珍惜粮食、珍惜和平、珍惜幸福生活,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