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中年自结庐,衡门忽系远游车。
双飞遂合延津剑,万卷同归遁世书。
逝水难留清汉老,名山忍对白莲蔬。
还因适馆移新额,泪洒西州寓目初。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古代学者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向往。他想要模仿那些高洁的古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逐句释义:
- 学易中年自结庐:学易中年,意指学习易经(中国古代哲学之一)到中年时。“自结庐”意味着自己选择建房居住,这里的“庐”是指简陋的小屋或住所。
- 衡门忽系远游车:衡门,通常指的是一种低矮的房屋形式,这里可能指的是简陋的居所。“系”在这里有悬挂、安装的意思。“远游车”则是指旅行用的车辆,这里可能指的是外出求学或游历的场景。
- 双飞遂合延津剑:双飞,意指飞翔的鸟类。“遂合”表示最终结合在一起。“延津剑”可能是指一把锋利的长剑,也可能是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的传承。
- 万卷同归遁世书:万卷,意指大量的书籍。“同归”表示共同归于某种目的或归宿。“遁世书”可能是指与世隔绝的书,或者是寓意为隐逸生活的书籍。
- 逝水难留清汉老:逝水难留,意指时间流逝,难以挽留。“清汉老”可能是指清澈的河水已经变得浑浊,或者形容岁月已久。
- 名山忍对白莲蔬:名山,意指有名的山峰。“忍对”表示忍耐着面对。“白莲蔬”可能是指莲花般的素食,也可能是形容隐居生活简单朴素。
- 还因适馆移新额:还因,意指由于某种原因。“适馆”可能是指适合居住的场所,也可能是指临时的客栈。“移新额”可能是指更换了新的匾额,表示重新命名或装修。
- 泪洒西州寓目初:泪洒西州,意指眼泪洒落在西边的土地上。“寓目初”可能是指初次观察或思考。
译文:
我学易经学到了中年的时候,自己选择了一处简陋的住处,突然之间悬挂了一辆远游的车。我的知识和技艺就像双飞的鸟儿最终合而为一,融入了延津剑的传说之中。我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它们最终都归于隐逸生活的书册之中。我看着流逝的时间,感叹河水变得浑浊。我忍受着面对简朴的素食。因为某种原因,我搬到了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并给它换了一个新的名字。我初次观察和思考这一切,泪水洒落在西边的土地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中年时选择隐居的生活场景,以及对知识和技艺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于知识传承、自然和简朴生活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